去年各家券商營收大幅抬升的同時,證券公司增值業務的增長也逐漸成為亮點。新型的增值業務布局正在成為今年券商發力財富管理方向的重要內容之一。其中,股票診斷、行情盯盤、投顧產品工具、付費內容等是券商增值業務主要的布局方向。
有券商相關負責人提出,未來互聯網證券競爭的焦點就是“內容運營”,通過短視頻、直播等新型方式為投資者解決財富管理過程中遭遇的難題,提供專業的證券類服務。
增值服務創新亮點多
券商加大財富管理布局
在各家券商強調業務轉型和增加創新業務收入的背景下,增值業務正在成為近年來證券公司業務模式多元化的亮點之一。
據不完全統計,這兩年來,龍頭券商客戶群體在增值業務方面的采購能力逐漸抬升,2020年國泰君安增值業務覆蓋人物增長逼近翻倍,國元證券、華安證券增值業務銷售分別實現200%、150%的增長。同時,券商也通過增值業務的創新來提供更優質的服務,為財富管理業務蓄積能力。
目前,各家券商主要圍繞移動端平臺優化升級來增加增值業務的布局,其產品類型主要包括選股診股、盯盤交易、工具箱產品及內容服務等。
比如國泰君安推出短線掘金功能,運營大數據技術,來幫助投資分析和判斷市場短線機會與風險;同時還創設選股、診股、盯盤、交易、服務等五大場景,構建多種增值服務工具。數據顯示,2020年,國泰居安多累增值服務復購增長率高達60%以上。
湘財基金則搭建了首個場外基金資產評價體系,幫助用戶實現定投、資產配置等基礎功能。國信證券推出“鑫投顧”服務平臺,精準聚焦零售客戶在投資過程中的痛點難點,截至2020年末,逾160萬名零售客戶簽約國信證券“鑫投顧”陪伴式投顧服務,覆蓋客戶資產超3710億元。招商證券上線“個股掃雷”功能,通過大數據方式抓取資訊,從財務指標、股東行為、訴訟仲裁、會計審計四個最不容忽視的維度揭示個股常見的潛在風險。
此外,多個券商在移動客戶端陸續上線了付費資訊內容,期待通過專業、定制化的內容來滿足投資者的財富管理需求。有券商人士表示,不少資訊內容運營也來自于第三方供應商資源采購或數據服務商的運營服務。據悉,在增值服務布局后,有券商APP月活數直接抬升30%以上,效果立竿見影。
券商重視精準內容運營
數字運營下半場“擁抱內容”
值得注意的是,在多項增值業務中,內容資訊的提供無疑也成為券商挖掘新業務的重要著力點。更有券商機構指出,未來互聯網證券下半場,各家券商將積極“擁抱內容”。
4月14日,恒生電子與天風證券全資子公司天風創新正式官宣,雙方合資成立浙江尋常問道網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尋常網絡”。恒生電子方面表示,合資公司將以視頻、直播、在線互動等新內容形式,幫助大眾投資者獲得更優質的宏觀經濟信息、證券資訊、投教輔導等內容服務。
有券商非銀分析師指出:“此次天風證券與恒生電子的合作是將一流研究能力和一流金融科技能力的結合,有利于發揮雙在在各自領域的獨特優勢并形成合力,通過財富管理相關全新內容開發和運營,或成就天風在財富管理賽道的‘彎道超車’。”
券商人士認為,未來證券公司APP將通過豐富的內容形式和場景搭建來提升用戶粘性,為用戶提供需求匹配度較高的增值服務。在內容運營方面,平安證券方面明確提出,未來移動端發力的重點將在內容運營方面。國信證券也在近期推出了新的內容服務,不僅強化了短資訊的時效性,同時也增加了更多深度的新聞報道解讀。
除此之外,短視頻、直播等方式也成為了各家券商內容運營的重點。4月16日,東吳證券新任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聯合財經“頂流”吳曉波一同微信平臺直播,合計獲得5萬觀看人次,成為當天市場熱議話題。這種利用大V影響力而增加平臺流量的做法正在成為不少券商效仿的對象。
“一方面,中國互聯網財富管理的需求仍然旺盛,且居民財富配置向權益類轉型為確定性趨勢;而另一方面,移動互聯網流量紅利見頂,原先粗放式的供給模式需要迭代。”天風證券在研報中寫道。
天風證券認為,互聯網證券在經歷三個發展階段后,正在進入擁抱“內容”的4.0時代。互聯網證券4.0的探索重點聚焦于解決供需不匹配的問題,即通過短視頻/直播等載體,為客戶的風險類理財(基金/股票等)提供決策輔助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