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5月12日跌落8400億元之后,僅6月7日短暫站上了8400億元,其余時間均在8300億元附近維持窄幅波動狀態。而就在本周一,A股普漲格局再度回歸,融資資金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不僅兩融余額因融資凈買入額的放大而站上了8400億元,融資買入額占A股成交額的比例也明顯回升。從布局的板塊來看,除了近期表現活躍的新興產業板塊以外,非銀金融板塊獲得融資大額凈買入,與周二尾盤券商股的突然“崛起”形成了“迷之默契”。
融資凈買入近73億元
本周一,滬深兩市主要指數低開后逐步震蕩走高,迎來了本周的“開門紅”,盤面普漲特征也十分顯著。而當日共有530.82億元資金凈流入,創下5月31日以來的新高。與資金進場腳步一致,當日滬深兩市兩融余額也企穩回升,以8448.86億元創下了5月10日以來的新高。其中,滬市兩融余額報4741.01億元,深市兩融余額為3707.86億元,均較上周五出現了明顯的回升。
融資方面,6月27日滬深股市融資余額為8423.17億元。其中,當日融資買入額小幅回落,但仍維持在500億元上方,達554.07億元,但融資償還額大幅回落至481.21億元。由此,本周一融資重返凈買入狀態,凈買入金額為72.86億元,為6月15日以來的新高。
不僅如此,本周一融資買入額占A股成交額的比例達到了9.51%。頗為有趣的是,融資買入額占A股成交額的比值與近期市場走勢之間的“默契度”較高。此前融資買入額占A股成交額的比重超過9%還是在6月15日以及5月31日至6月6日之間,而彼時市場分別出現了強勢中陽線突破以及突破后的高位震蕩走勢。由此可見,融資資金是近期推動市場走勢的關鍵“金主”之一。
券商高β“兩手抓”
從個股融資數據來看,融資客近期傾向于局部熱點快進快出的參與,而且本周一布局的行業上,新興產業和非銀金融“兩手抓”的特征,而這恰恰與本周二的市場表現“合拍”。
從兩融標的股角度來看,本周一共有574只標的股獲得融資凈買入,其中融資凈買入額在1億元以上的就有12只,長電科技[2.45% 資金 研報](600584,股吧)(600584)、西部證券[0.35% 資金 研報](002673,股吧)(002673)、中信國安[4.50% 資金 研報](000839,股吧)(000839)、浦東金橋[-0.83% 資金 研報](600639,股吧)(600639)、東軟集團[0.11% 資金 研報](600718,股吧)(600718)、銀江股份[0.65% 資金 研報](300020,股吧)(300020)和航天長峰[1.20% 資金 研報](600855,股吧)(600855)的凈買入額居前,分別為1.76億元、1.64億元、1.33億元、1.27億元、1.22億元、1.21億元和1.20億元。而山東黃金[-2.13% 資金 研報](600547,股吧)(600547)的凈償還額超過1億元,為1.14億元,紫金礦業[-0.59% 資金 研報](601899,股吧)、恒生電子[1.01% 資金 研報](600570,股吧)(600570)、彩虹股份[-3.80% 資金 研報](600707,股吧)(600707)、金地集團[-0.48% 資金 研報](600383,股吧)(600383)和中金黃金[-1.23% 資金 研報](600489,股吧)(600489)的凈償還額也都在5000萬元以上。從黃金股的大幅凈買入再到大舉凈償還,可見融資客近期采取了短線參與熱點炒作的策略。
28個申萬一級行業板塊中,本周一僅鋼鐵和有色金屬板塊遭遇融資凈償還,但金額較小,分別僅788.66萬元和211.94萬元。而獲得融資凈買入的26個行業板塊當中,凈買入規模在1億元以上的行業板塊就有16個,其中計算機和非銀金融板塊的凈買入最大,分別達到了14.28億元和11.12億元,電子、傳媒、醫藥生物、機械設備、汽車、化工和綜合板塊的凈買入額也分別達到了9.66億元、4.21億元、3.38億元、3.28億元、3.21億元、3.15億元和3.08億元。
其實近期以來,以新興產業為代表的創業板一直是市場中的“明星”,相關板塊表現十分活躍,周二傳媒、醫藥生物、計算機等板塊也在行業指數中漲幅居于前列。此外,非銀金融板塊昨日尾盤出現快速拉升,進而助力大盤站上了2900點。這恰恰與提前一天入場的融資客的腳步十分“合拍”。不過市場人士提醒,從前幾次融資客加碼券商股后,非銀金融板塊持續性并不強,本次券商股能否持續表現也仍待進一步觀察。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本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