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周文靜
在2015年年初中國長城資產管理公司(簡稱長城資產)全面入主之后,廈門證券迅速更名為“長城國瑞證券”,昭示著長城資產這家老牌資產管理公司在證券業的野心。“未來,我們將按照集團的戰略部署,在機構鋪設方面加大力度,爭取在三年內業務機構輻射到全國主要省會、單列市以上城市。相比于傳統的營業部,長城國瑞證券的營業部將利用集團公司的網絡、人才、市場、客戶等資源優勢實現‘大資管、大投行、大協同’綜合金融服務,重點打造資本投資精品投行。”長城國瑞總裁王勇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
對接長城資產
近日長城國瑞證券深圳人民南路證券營業部開業。王勇表示,這是為實現長城資管“大資管、大投行、大協同”的戰略目標而設立的創新型營業部之一,該營業部將以綜合金融服務為特色,與傳統營業部的經營模式相對,更類似財富管理中心。
“在傳統的證券業務外,深圳創新營業部定位于投行業務、資管業務的承攬平臺,在承攬后將由證券公司的投行、資管等專業部門進行維護;其次創新營業部將是公司高凈值客戶、機構客戶的線下服務平臺;此外它是協同平臺,是集團公司在深圳區域與長城國瑞證券進行各項業務協同的主體之一,依托于長城資產專有的市場領域進行相關業務的對接,深度開發和利用集團的業務優勢。”王勇表示,作為創新型營業部,經營范圍除了證券經紀、證券投資咨詢、融資融券等傳統業務之外,將配合長城資管逐步做大做強資產管理,同時開展IPO、并購重組、上市公司再融資、新三板等投資銀行業務。
長城國瑞內部人士表示,未來將在長城資管設有辦事處的城市相繼設立創新營業部。據了解,目前長城資產已經國務院批準實施股改,在全國設有30家辦事處,轄屬金融業務、中間業務、輔助類業務等共10多家專業平臺公司。“在長城資產未進入之前,‘廈門證券’的營業部主要分布在福建省內以及北京上海等六個省市,現在我們正在原來沒有機構覆蓋的區域加速布局,”上述人士透露。
轉型資本投行
“以前投行主要做IPO以及再融資這類通道業務,而這類業務比較簡單,且整個投行中呈現同質化現象。在大資管環境下,證券公司的投行業務不能再是簡單的IPO和再融資,現在已有不少PE和產業基金開始參與深度的產業整合,屬于戰略投資者和合作伙伴,從單一的通道業務向綜合的投行業務發展。”王勇介紹,國瑞證券將大力發展大資管業務。
王勇表示,長城國瑞證券的投行業務定位于資本投行、精品投行。所謂資本投行精品投行就不再是單純做通道型業務,而是通過資本手段深度地參與企業的投融資,參與企業產業結構的優化和轉型。相比于其他券商,長城國瑞可以協同長城資產各辦事處和各平臺資源,結合券商投行、資管、直投等功能,豐富和延伸集團客戶和資產管理的產業鏈條。
“原來資產處置的方式主要是法律追查或者在金融資產交易所掛牌出售,但在獲得券商牌照后,通過券商業務模式將資產處置轉向重組、并購等商業化方式,不再是單一的追查和掛牌出售,這也是長城資管布局證券的最初愿景之一。”長城國瑞內部人士稱,目前,長城資管集團除了未取得公募以及期貨牌照外,其他金融經營牌照已經持有,長城資管正在轉向多元功能的金融資產服務商。王勇向記者介紹,集團公司作為國內四大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在并購重組等資本市場業務方面成功完成了很多經典案例,通過投行手段有效化解金融風險和提升價值,長城國瑞證券的投行業務在并購重組類方面有獨有的優勢。
市場轉變考驗金融機構
在泛資管時代下,銀行、券商、基金子公司等各類機構都在開展各類資管業務。不過在王勇看來,各類主體機構的方向是不一樣的,以屬于大資管范疇內的資產證券化為例,券商資管本身就是SPV架構。同時,金融資產包羅萬象,在資產端方面,依托于長城資產十幾年的專業風險管理與風險化解能力,長城國瑞的資管業務在資產端管理方面有一定的競爭優勢。
現在“打破剛兌”的呼聲越來越強,王勇認為,近期市場出現個別債券違約事件,也未必是壞事,對金融機構和投資者而言,都是一次風險教育,也有利市場形成優勝劣汰市場競爭局面。此前投資者風險意識不強,在“剛兌”的市場環境下,只要金融機構敢發產品,投資者就敢買。但近期債券違約的相繼出現,這一現象有望得到改變。市場的轉變將考驗金融機構的風險識別、風險控制和風險處置能力。
對于券商業務的互聯網化,王勇表示,“在收購廈門證券并實現更名后,長城國瑞用了半年時間實現手機開戶,目前掌上營業廳已經上線,大部分的交易功能已經能通過掌上營業廳去實現。掌上營業廳定位于長城資產的“專賣店”,銷售集團的保險、信托、基金、理財產品等多類金融產品,最終實現客戶一站式服務,基本解決其各類金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