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僅新發基金較多,在2016將至之時,各家基金公司開始提前規劃來年的產品線,不妨一看在基金公司眼中那些類型基金將成為明年新寵。目前來看,順應市場投資熱點的指數基金、絕對收益類產品以及與滬港深產品,成為基金公司加大創新、積極布局的三大投資方向。
其一,隨著A股市場的有效性的增強,指數基金開始持續擴容,雖然市場指數眾多但熱點行業細分的指數確是稀有品種,所以順應市場投資熱點的細分指數基金,開始成為基金公司爭相布局的領域。
從產品來看,主要還是圍繞醫療,互聯網,國企改革等熱點展開。如富國基金布局了中證智能汽車指數、能源互聯網指數、民參軍指數基金等。匯添富基金上報了中證互聯網醫療主題指數型發起式基金、中證中藥指數型發起式基金等。此外,長信基金上報了中證上海改革發展主題指數基金、中證能源互聯網主題指數基金,華泰柏瑞基金上報了東證大商所農產品交易型基金等。不妨關注一下,上述指數為跟蹤標的指數基金基本屬于首次上報,目前國內公募基金市場并無相對應的指數基金產品成立運行,并且這些指數所反映的市場也是目前國內投資的熱點。
其二,絕對收益策略類產品以及量化對沖產品也成為基金公司積極布局的一大“陣地”。事實上,這反映了今年一些激進的權益類基金業績一度大幅回撤,投資者對絕對收益策略產品需求加大的情況。基金公司在此處布局產品能得到較穩定的市場。因為以獲取絕對收益為目標,與主要市場指數相關性低。中長期來看,在獲得穩定收益的同時可以提供較好的防御性,尤其在理財產品收益率持續下行的背景下,有望獲得穩健型投資者的追捧。
其三,隨著基金投資范圍擴大一些布局港股的基金也得到追捧。從“滬港通”到兩地基金互認,再到“深港通”,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的互聯互通步伐正在加快。基金公司對發行滬港通、深港通相關產品的熱度不減。如中歐基金布局了恒益滬港深混合型基金、滬港深價值多盈混合、穩進滬港深混合型發基金;此外,前海開源、南方中海基金、長盛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均上報了類似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