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每經投資寶注意到,今年以來A股震蕩不休,而回報相對穩定的定增市場受到各路資金的大力追捧。不過,隨著定增市場熱度不減,一些變化隨之出現,最明顯的便是定增折價空間的逐步收窄。2015年前,定增股平均折扣大約在8折左右,但步入2016年定增股折價率不斷收窄,部分定增項目甚至出現了溢價發行。
對此,有市場人士認為定增市場“躺著賺錢”的時代將成為過去式。來自私募排排網的數據顯示,今年以來私募定增產品的市場表現驚人,僅次于因“黑色系”瘋狂上漲而表現搶眼的管理期貨私募。
定增火爆 溢價頻頻、折價收窄
持續震蕩讓A股市場今年整體表現平平,不過定增市場卻很火爆,頻頻出現溢價發行的現象。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9月22日,年內已發布定增預案的公司合計927家(除已經停止的公司),年內已實施定增計劃的上市公司有497家。
有私募人士表示,雖然2015年參與定增的投資者有點愁眉苦臉,因為在高點參與定增,截至目前仍虧損,但是當前上證指數位于3000點左右,其實是做定增的好機會,此外加上定增自身獨特的“折價+ 收益(個股成長帶來的收益)+ 收益(市場波動帶來的收益)”的盈利模式,在大盤點位較低時做定增獲利的概率更高。
但是隨著折價空間收窄,以往“折價+ + ”的定增盈利模式正在發生變化,定增市場中折價率不斷收窄,安全墊越來越薄,使得投資定增市場變得越來越不“安全”。而隨著折價空間的收窄,定增收益依賴于 收益和 收益將會帶來更多的不確定性,因為存在鎖定期。而只有在市場估值相對較低時,通過精選個股,輔以合理的折價水平參與定增投資才會有較好的收益,一位長期投資定增市場的私募總經理如此表示。
每經投資寶發現,近期不少私募人士感嘆,目前市場上的優質定增項目少之又少,參與定增的機構投資者,特別是公募、私募定增產品等可謂一票難求,產品建倉壓力陡增,所以有些機構投資者不得不在申報過程中溢價申報,從而導致市場的申報價格整體上揚,最后折價逐步消失甚至還出現溢價發行的現象。甚至有投資者戲稱,“定增大有形成賣方市場的趨勢,目前的定增市場的瘋狂程度堪比近期搶房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