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8月份,集合信托市場迎來“小陽春”,當月集合信托發行規模達1088.59億元,較7月份的944.97億元增長15.2%;成立規模達962.73億元,較7月份的860.89億元增長11.83%。此外,8月份成立的集合信托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為6.69%,較去年同期的8.4%下降32.53%,預期收益率在12%以上的產品已經“絕跡”。
業內專家提醒,隨著利率市場化的不斷深入,預計未來信托產品的收益率仍然有一定的下行空間,但在市場環境未發生重大變化的情況下,下行的空間比較有限,下行的速度應當會有所減緩。由于資產荒,部分信托公司可能會放寬項目的風控要求,導致項目質量下降。投資者在投資信托項目時,須轉變信托投資理念,將所選項目風險放在首位,收益率放在次位。
集合信托市場有所回暖
據用益信托統計,8月份共發行421只集合信托產品,規模達1088.59億元,較7月份增長15.2%,亦較去年同期增長8.86%。同期,共成立466只集合信托產品,規模為962.73億元,較7月份增長11.83%,較去年同期小幅下降2.19%。值得關注的是,在7月份,集合信托產品的發行規模環比下降42.19%,同比下降23.72;成立規模環比下降36.55%,同比下降15.5%。上述數據顯示,8月份集合信托市場較7月份有所回暖。
不過,長期來看,信托資產管理規模增幅放緩態勢已日趨明顯。中國信托業協會近期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二季度末,信托全行業管理的信托資產規模為17.29萬億元,較2016年一季度的16.58萬億元,季度環比增長4.28%,略有上升;較2015年二季度的15.87萬億元,年度同比增長8.95%。這是自2010年以來信托資產同比增速首次跌破兩位數增長。西南財經大學信托與理財研究所認為,受宏觀經濟下行和資產管理同業競爭的影響,信托資產增速在2016年二季度達到歷史低點。在面臨違約風險加劇以及轉型升級壓力上升等困難背景下,信托資產規模能夠實現穩步上升實屬不易。實際上,自2013年二季度開始,信托資產同比增速總體呈下滑趨勢,告別了行業發展之初的超高速增長,信托行業在增速回歸中不斷探尋新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