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新三板半年報披露進入尾聲,不少掛牌公司因“交不出中考試卷”而受到懲處。據股轉公司公告顯示,截至8月31日,共計8895家公司須披露2016年半年度報告,其中8852家已完成披露工作,43家公司未能按期披露半年度報告,按相關規定9月1日起暫停交易。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新三板公司“主板券商風險提示”也在半年報披露期間集中發布。券商人士表示,目前不少掛牌企業信息披露和合規治理的意識不強,需要強化監管。對部分企業出現業績下滑或連續虧損的風險,且信息披露不規范等諸多問題均需要主板券商作出及時反應。
43家未完成披露
對于不少主辦券商而言,除了完成8000多家掛牌企業全面自查整改工作之外,還需對不熟悉信息披露工作的公司進行持續督導,督促企業在短時間內趕制半年報,任務壓力不可謂不大。據悉,在披露截止到最后一周內,有接近4000家公司集中披露。
盡管已經加緊趕制半年報,但仍有部分掛牌企業因無法交出中考試卷而收到監管層懲處。股轉公司公告顯示,43家新三板公司未能按期披露半年度報告而被暫停交易。按照相關規定,若上述公司延期兩個月仍未披露年報或半年報,將會被強制摘牌。
對于無法及時披露半年報,不少企業給出的解釋令人眼花繚亂,有因企業無法正常運行而延遲,更有企業提出“公司經營存在問題,有重大不確定性事項”而無法披露半年報。據券商新三板業務相關負責人表示,一般而言,半年報披露需要企業提前準備,但部分企業可能因融資或估值需求未獲得滿足而延遲披露,也可能信息披露意識不強,還沒有適應資本市場規則,仍未把自己視為“真正的公眾公司”。
問題企業風險頻出
目前,新三板市場掛牌企業數目眾多,但企業經營狀況出現兩極分化,既有營業收入過百億元的公司,也有面臨資金鏈斷裂的風險企業,可謂幾家歡喜幾家愁。半年報數據統計顯示,在已披露半年報的企業中,有1376家營收破億元,528家凈利潤逾2000萬元,同時2229家企業面臨虧損局面。
除了信息披露工作繁重之外,今年以來不少主辦券商不得不根據企業經營情況頻繁發布風險提示公告,而這種“集中排雷”的現象在此次半年報披露期間尤為突出。據不完全統計,8月多達65份以上的“風險提示”報告中,提及了掛牌公司存在包括業績下滑或連續虧損風險、存在數額較大的關聯方資金占用情況、半年報財務數據中存在異常之處、業務轉型風險及股權質押風險等諸多問題。
還有不少企業因經營及業績并未得到主辦券商認可而收到風險提示公告,暴露了主辦券商與掛牌企業之間隱藏的深層次矛盾。有主辦券商表示,由于掛牌公司未對主辦券商提出問題、未能給予充足的審查時間,造成了企業半年報無法獲得券商認可。另有企業在財務披露數據過程中存在數據更改、生產經營不確定性或業務開展存在潛在風險而遭遇主辦券商的質疑。
據機構人士表示,由于股轉公司發布相關文件明確要求主辦券商加強自查工作,對于掛牌公司存在的問題需要及時反饋,多數主辦券商根據要求開始主動“排雷”,風險提示公告發布相對頻繁。不過,標準趨嚴對企業管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長期看能夠建立起機構、投資人和企業三方之間信任關系,改變新三板市場企業資質良莠不齊、優質投資標的稀缺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