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持有基金還有正確“姿勢”
數據顯示,沒有資產配置能力的散戶,長期持有基金完全可以跑贏大盤。專業人士提醒,長期持有基金還有進階“版本”。一種是投資FOF,一種是定投。
6月17日,證監會就《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運作指引第2號——基金中基金指引(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公募FOF呼之欲出。記者獲悉,多家公募基金已經完成FOF部門的設立,并且開始設計產品,只待正式的指引落地。()
上述基金研究人士介紹,公募FOF目前有兩種策略:一種是優選型,即挑選某類基金中的績優產品進入組合。優選型可防止投資者踩中“黑天鵝”或“績差”基金,大概率能夠保證組合水平長期在同類基金的平均收益水平之上;第二種則是資產配置類,即持倉基金組合跨品種跨市場,從而幫助散戶實現擇時。不過上述基金研究人士也提醒,當前公募基金還沒有相關宏觀配置能力的業績證明,因此投資者需先謹慎觀察。
長期定投則可以有效幫助投資者降低投資成本。“散戶特征是高買低賣,而定投則至少有一半的成本在低位。”上述基金研究人士說。
天相投資研究中心負責人賈志曾對媒體表示,定投最大的好處是避免選時的風險,幫助穿越牛熊,且有復利效果,隨著時間推移復利效果更加明顯。
近年來,部分機構推出智能定投,即根據市場整體PE水平和指數點位來做模型,對定投頻率和單筆金額進行智能調整,以更大幅度地降低成本,獲取高額收益。對此,研究中心投資總監曾令華認為,智能投顧優勢并不明顯,目前影響A股擇時的一大重要因素是政策,然而每年政策因素的權重變動較大,例如去年匯率對A股影響大,而今年市場更看重央行貨幣政策變化,因此智能投顧的模型調整難度大。(中國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