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資金面偏寬松和無風險利率不斷下滑,近期債券市場出現逼空式暴漲,股票市場高股息率個股顯著走強,這成為國內金融市場乃至全球主要金融市場的階段特征。分析人士表示,本輪債市股市同步上揚,在很大程度上是“資產荒”加劇直接推動的。考慮到下半年貨幣環境有望繼續保持適度寬松、市場無風險利率仍有下降空間,債市與股市“水漲船高”的狀況有望延續。
買方勢大債市火熱
30年期超長期限的固息國債,以往只有保險等少數大型金融機構配置,近期卻被機構投資者當作“小盤股”快速倒手;過去認購倍數普遍在2倍至3倍的金融債,近期動輒投標倍數達到5倍以上;一只質地不算十分優良、年收益率也不高的公司債——株洲市國有資產投資控股集團5年期公司債獲超百倍認購,堪比A股打新……
近期債券市場尤其是利率債市場,在一片“買買買,一直買到零利率”的資金持續熱捧下,幾乎“熱得發燙”。市場人士指出,僅以5年期國債期貨主力合約TF1609自4月末至今最大超過3%的漲幅來看,這一數字相當于央行連續12次降息、每次降息0.25%才能實現。值得注意的是,本輪債市持續逼空暴漲,不僅是由于各類資金對于市場利率中樞下降空間有非常樂觀的預期,更大程度上是資金持續涌入導致市場高燒。
廣發證券固定收益部執行董事歐陽健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近期債市持續大漲,最主要原因并不是因為市場參與主體對債市的上漲空間極度看好,而是“完全由買入力量決定”。從投資債市的資金總量來說,一方面理財產品、銀行委外投資等新增資金不斷涌入;另一方面,隨著賺錢效應這一正向循環的持續,各類機構整體加杠桿的力度不斷增大,目前市場整體投資杠桿率已經不低。“雖然利率債整體收益率水平較之前幾個月已經很低,但近期仍有許多理財資金和資管賬戶在收益率很低的位置將資金配置出去。”歐陽健表示。
來自一線交易員的消息進一步顯示,在7月經濟與金融數據低于市場預期的背景下,部分資金仍然博弈央行繼續推出降準或降息的新寬松舉措,但許多投資機構傾向于認為,只要央行能夠穩定住目前適度寬松的貨幣環境,則各期限國債、金融債的收益率曲線,仍會因各路資金的持續入場而被不斷壓低。
對于債市未來一段時間的表現,歐陽健表示,只要債市質押融資加杠桿獲利的正向循環不被打破,市場買方力量不出現明顯下降,或央行不出現意外的政策,則債券市場整體收益率水平仍會有較大下降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