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市場幾大利空靴子落地,且市場人氣和賺錢效應逐步回升,公私募對于三季度行情的態度明顯較前期更為樂觀,越來越多的資金也由防御思路轉向進攻。
三季度有望形成做多合力
公募基金近期發布的三季度投資策略中,樂觀的表述正在增多。匯豐晉信基金在策略報告中表示,上半年美國加息、匯率波動、金融去杠桿、注冊制落空、加入MSCI落空、英國脫歐等利空因素基本落地,國內經濟數據雖未明確好轉,但進一步發生系統風險的概率較低,且短期內有無風險利率進一步下降的預期,因此市場向下空間應該不大。而從估值角度來看,隨著上半年悲觀預期的不斷發酵,估值中樞不斷下移,目前的估值水平已經充分反映了市場投資者的悲觀預期,整體估值接近歷史較低水平。其中萬德全A估值已經接近歷史估值底部,創業板估值水平回落至中樞附近。當然,由于經濟內外皆不熱,投資活動仍主要由政府帶動,因此同樣欠缺牛市基礎,因此下半年A股或以震蕩向上為主,三季度是中長期布局優質公司好時機。
“相比于三季度和四季度,預計三季度的投資機會更大。”海富通基金總經理助理王智慧認為,一個原因是資金面的平衡關系比四季度更好,即大小非減持壓力較小,IPO和定增進度預計也較慢。第二個原因是目前市場對經濟的預期已經調整到較低水平,經濟的預期更為穩定。第三個原因是,從資金意愿來說,今年公私募行業平均還是負收益,如果要打“翻身仗”,在三季度形成合力的可能性更大。最后,9月初即將召開G20會議,在此之前政策環境偏暖,更容易給股票市場營造局部熱度。
隨著外部環境的逐漸回暖,私募對后市信心也有了明顯提升。根據私募排排網調查,參與調查的私募中,高達68.25%的私募對7月行情持看漲態度;23.1%的私募認為7月行情與6月持平,不會發生太多變化;認為7月行情會下跌的私募占比達到8.65%。而6月的統計結果顯示這三大指標分別為44.35%、42.44%和13.21%,可見7月看漲情緒有了跨越式的提升。
由于私募普遍看好7月市場行情,因此相較于6月在倉位上也有了較大的調整。7月預計重倉和中等倉位的私募占據87.5%的絕對比例,其中計劃重倉的私募有了大幅提升,比例高達37.5%,計劃中等倉位對應的私募占比過半,達到50%;選擇輕倉對應的私募機構減少,占比只有12.5%。
價值發現與熱點把握并重
而對于三季度看好的板塊,部分基金經理認為前期市場熱點或仍將延續,另一部分基金經理則重在挖掘業績超預期品種。
海富通基金總經理助理王智慧表示,三季度將把握兩條主線進行投資。首先是價值發現,經過一年的市場調整,有一部分被錯殺的股票,比如前景不錯的行業個股、行業龍頭、成長白馬股等,可以逐步挖掘其投資價值。第二條主線是前期熱點的延續,即新能源汽車、智能駕駛、半導體等行業。這些都是很難得的看得到景氣改善的行業。
國海富蘭克林基金認為,三季度建議關注四類投資機會:PE<30倍、PEG<1的確定性公司;下半年財政可能發力的環保、基建領域(PPP概念);短期景氣的行業(農業養殖、新能源汽車、迪士尼等);成長依然是市場主流的主題。(VR、智能駕駛、人工智能、體育等)。
也有基金經理指出,三季度投資布局應以財務健全、盈利能見度高、持續性強的公司為主。回顧歷史,7月份績優股占據上風。隨著7月份中報季的到來,市場將向業績驅動方向傾斜,績優股將對于績差股有超額收益。檢驗2011年-2015年間的7月市場績優股與績差股股的相對收益情況可以發現,在2011年-2015年間的7月份中,中小創中報增速前50的公司相比于中報增速后五十的公司有著相當穩定的超額收益,平均超額收益為6.1%。
而根據私募排排網的調查結果,相比于6月,私募機構看好的板塊變化不大,仍主要集中在軍工、稀土、新能源、醫藥醫療、環保、TMT、國企改革、深港通主題等板塊,而在6月表現瘋狂的次新股、重組股,此次也成為不少私募的布局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