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基金報微信:chinafundnews
【導讀】基金公司短期內仍找不到辦法來滿足資金出海的需求,只能眼睜睜看著資金從眼前流失,這對于近期瘋狂發行滬港深基金的公司來說更是一大窘境,基金成立了,港股通額度不夠,該如何投資?
中國基金報記者 肆柒
Wind數據顯示,截至6月29日,港股通2500億元人民幣的總額度,僅剩下593億元,而今日再次用掉16.31億元,額度所剩逼近500億元人民幣,占比僅為20%出頭。
按照5月份以來的數據來看,港股通每日保持至少10余億元的額度消耗水平,僅用一個月時間便從1000億元額度用至500億元,而同期滬股通額度僅從1755億元降至1653億元,所用額度僅為100億元。
資金出海需求迫切。
國富大中華基金經理徐成認為,相比A股市場,港股市場整體估值仍處于較便宜水平,特別是中小市值個股更為便宜,優秀企業盈利增長有望維持在20%以上,中期來看,投資港股獲取正收益的概率非常大,而隨著脫歐靴子落地,利空也同樣出盡,此時是介入港股的好時機。
“周邊東南亞市場由于貨幣貶值的擔憂,同樣會驅動一大波避險資金進入港股。”
不難看到,在同樣涉及中港兩地的基金互認銷售中,香港的基金銷量要遠遠領先于國內,截至6月30日,兩地合計獲批的基金數量已經達到43只,其中南下香港的基金占到37只,北上僅有6只,但是銷量卻截然相反。
根據外管局公布的4月份兩地銷售情況來看,北上的香港基金銷量依然接近15億元,較三月份大漲接近9成,而北上的基金銷量堪堪邁過5000萬元關卡。
更為有利的佐證在于,QDII基金已然多月未出現新批額度,僅QDII債基為例,除鵬華全球高收益限購3萬、南方亞洲美元債限購20萬、華安全球美元收益限購10萬、富國全球收益限購5萬、國投瑞銀全球債券限購500萬,其余一律暫停申購中。
華南某基金經理告訴記者,其管理的兩只QDII基金從年初就已經關閉申購通道,目前仍未得到外管局額度批復,申請估計遙遙無期,原本指望通過滬港通渠道來緩解港股QDII的額度也慢慢出現了危機。
此前,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已強調,額度不會成為問題。若額度耗至一定程度,將有主動審議機制。
但有基金公司指出,港股通額度最多不超過一個月便會告罄,若屆時無新動作,投資者赴港投資將再無渠道可言。
業內呼吁深港通的呼聲再起,雖然一度有基金公司認為今年內深港通開通的可能性較高,也紛紛做出了提前布局,近日,港交所刊登通告宣布,為便利港交所對“中華通”系統的進一步提升,港交所已發布了所需資料冊,市場參與者可于6月27日起進行端對端測試(即就結算系統接口進行測試),這意味著深港通的推出已是箭在弦上,短期內就可成事,最快或于7月初出臺,但考慮到批準后兩方市場仍需要1到2個月的測試準備時間,所以預期深港通正式運行時點可能是今年9月份。
但這中間的兩個月空窗期投資者該如何選擇?
基金公司短期內仍找不到辦法來滿足資金出海的需求,只能眼睜睜看著資金從眼前流失,這對于近期瘋狂發行滬港深基金的公司來說更是一大窘境,基金成立了,港股通額度不夠,該如何投資?
相信不少基金公司要愁白了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