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股市越來越多的不確定因素疊加,股市開始陷入震蕩加劇的“躁郁”狀態,在此背景下人們的避險需求進一步增加。《號外財經網》發現,相對股市,債市也不怎么安寧,處處充斥著“忐忑”。因期限利差和信用利差都在歷史最低位的情況下,收益率上下行空間都不大,不過,投資難度有所加大。
《號外財經網》發現,債券基金以其優良的避風港屬性,再次成為了眾人眼中的“香餑餑”。wind數據顯示,截至3月2日,可對比806只債券型基金今年以來平均回報率為-0.8%,其中有492只實現正收益,占比61.04%。同期,股票型基金同類平均回報率為-24.75%,混合型基金平均回報率為-14.72%。
具體來看,新華安享惠金定期債券C類與新華安享惠金定期債券A類今年以來表現最佳,占據債基年內業績排名前兩名,年內回報率分別為2.91%、2.88%;英大純債債券A緊隨其后,年內回報率為2.82%;長信純債一年定開債券A、長信純債一年定開債券C攜手躋身前五,回報率分別為2.35%、2.29%。此外,國泰上證5年期國債ETF聯接C類、東方添益債券、長信富安純債一年定開債券A、長信富安純債一年定開債券C、長城增益A、中海惠裕等基金,回報率均超過2%。
2016年開年以來,全球股票和債券都經歷了不同程度的下跌,景順長城副總經理兼固定收益投資總監毛從容認為有三點主要原因:首先是新興經濟體包括中國經濟都在放緩;其次是過去多年在量化寬松持續低利率環境下,股票、債券等都處于高估的狀態,而隨著美聯儲加息、利率上行,各類資產都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跌;再次就是商品價格下跌,基本金屬、石油因為前期供給過剩,加上現在的需求放緩,整體價格處在下跌過程中。”
過去,大多數人認為,債券投資只需要挑選合適的債券,持有到期,便能夠獲得不錯的收益。今年是不是也這樣呢?
“現在的市場越來越復雜,如果只靠持有到期策略,很難取得理想的收益,所以在債券投資方面,也需要通過短期波動尋找超額收益機會。”華商基金投資管理部副總經理梁偉泓表示。《號外財經網》注意到,梁偉泓為去年業績冠軍債基的基金經理,所管理的華商收益增強A和華商收益增強B在2015年全年的收益率為23.40%和22.89%,分別在85只和50只同類可比基金中排名第一;他所管理的華商雙債豐利A和華商雙債豐利C在2015年全年收益率為33.30%和32.45%,同樣在111只和71只同類可比基金中排名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