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黃淑慧
猴年以來,A股基本延續節前的反彈走勢。盡管2月23日行情再度出現震蕩和波折,但不少基金經理仍然認為,在投資者悲觀情緒回暖,人民幣匯率穩定以及寬松貨幣政策的延續的背景下,市場仍處于恢復性反彈階段,只是對上行空間不抱過高期望,向上的節奏也可能放緩。
仍處恢復性反彈期
近期機構對于市場的判斷較年前明顯樂觀了不少,多位基金經理表示,在年初市場恐慌情緒集中釋放之后,目前投資者情緒明顯回暖,雖然也不能期望后市能有十分可觀的漲幅,但起碼可以稍微樂觀些發掘一些市場熱點。
對此,匯豐晉信科技先鋒基金經理陳平認為,驅動本輪反彈行情的主要動力有兩個。首先是市場風險偏好的回升。美聯儲暫緩加息以及美元走弱之后,全球市場都獲得了喘息的時間,全球投資者風險偏好共同回升。其次,我國1月份社會融資總額3.42萬億元,新增信貸2.51萬億元,均大幅超越市場預期,市場預期中國經濟開始好轉,并向上修正了對于中國經濟增速與上市公司盈利的預期。業績的向上修正和風險偏好的回升共同推動了這一輪反彈。當前已經有人開始預期美國重新走向寬松。因此無論美股、黃金還是原油價格都有所表現。如果美國真的重新走向寬松,那么包括A股在內的全球股市可能從當前的反彈轉變為反轉。不過目前來看可能性比較小,大概率還是震蕩反彈。
除了匯率和信貸因素之外,也有基金經理指出,隨著“兩會”臨近,政策也進入到密集公布期,有關供給側改革、稅收改革、國企改革等政策正在推出,政策暖風對于A股而言也將是重要的風險偏好修復機會。
反映到倉位上,近期不少基金經理都表示,或加倉或調倉配置一些自己看好的品種。從德圣基金研究中心上周的倉位測算結果來看,多數基金主動加倉參與反彈,暗示基金經理對短期行情從對樂觀。而從配置方向上看,也較2015年均衡,在繼續跟蹤行業發展趨勢方向明確的新興科技股的同時,也有不少基金經理關注產能出清、景氣度上升的傳統行業。
后續向上節奏或放緩
對于反彈的持續性和能夠到達的高度,多家基金公司也表示要持續觀察。能否出現相對超預期的政策,經濟金融數據能否繼續向好,都將決定反彈能否持續。
“從目前得到的數據來看,2月份金融數據繼續大幅超預期的可能性較大,市場可能需要等待4月份1季度經濟金融數據全部出爐,方能判斷當前的樂觀預期是否正確。因此本輪反彈或許能夠持續較長時間。不過經歷了前期的快速反彈之后,后續市場向上的節奏將有所放緩。”匯豐晉信科技先鋒基金經陳平表示。
九泰基金也認為,未來一段時間,預期好轉的穩定性和持續性是關鍵,這也是兩會前反彈高度最為重要的決定因素。
在經歷了一波反彈之后,2月23日A股市場再度面臨上行阻力,也有一些基金表達了偏謹慎的觀點。海富通基金表示,目前市場心態仍較為謹慎,除信貸寬松外,反彈的基礎并不明顯。但可以看到的是,政策方面,穩定市場力度明顯加大,效果也已顯現;經濟基本面方面,維穩力度也不斷在加大。市場謹慎的地方在于人民幣匯率問題,大家猜測在兩會前還有風險釋放的需求。近期,供給側改革仍是大家關注的焦點,兩會政策力度將影響市場情緒。此外,改革釋放的局部風險是否會蔓延還需進一步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