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火山財富(微信公眾號:huoshan5188)
每經記者 | 周雅玨
農歷新年后的第一個工作日,按照傳統公司將給員工派發開工利是,象征開工大吉。然而,興業全球基金專戶基金經理呂琪非但沒收到紅包,反而收到了“紅頭處罰單”。
火山財富記者從多位知情人處了解到,興業全球基金專戶基金經理呂琪,這位被業界稱為史上“最有良心”的基金經理,被其公司撤銷了專戶投資部副總監職務,并處以經濟處罰。
火山財富記者深入了解后,呂琪遭到處罰背后的原因竟然是因為他的“良心”之舉。
1“良心基金經理”橫空出世
2016年初股市開局不順,又遇熔斷機制新規,監管層穩定市場信心政策出臺,就在投資者還在意猶未盡討論之時。1月6日中午12:10,興業全球基金專戶投資經理呂琪在其個人微信圈中發言:“鄭重提示:建議有其他投資渠道的客戶贖回,今年本人管理產品大概率不能賺錢。聽不懂我說話的把我的話讀十遍。”
此消息一出,無疑是一顆重磅炸彈,該內容迅速在微信圈內被瘋狂轉發與刷屏。同時,微信朋友圈內紛紛給予業內良心的評論以及點贊,諸如“良心經理”、“有節操的基金經理”、“對投資負責”、“業界良心!”、“看的熱淚盈眶...偶像你好!”等等。
不過,該消息發布不足半小時就被刪除了。隨后晚間,呂琪在其朋友圈發表聲明稱,本人于1月6日中午發表的關于對專戶客戶的建議贖回建議純屬個人不成熟想法,僅僅是由于近期業績壓力巨大而產生的不成熟的觀點,并不代表興業全球基金官方觀點。
1月7日,興業全球基金發布澄清公告,指出呂琪通過個人社交工具對特定朋友圈發布的言論有一定的朋友交流性質,僅為其個人言論,并非公司官方觀點。此外,興業全球基金表示對中國資本市場的長期穩健發展充滿信心,并且承諾將用自有資金5000萬在未來3個工作日內購買旗下偏股型基金。
2“良心基金經理”效應顯現
呂琪朋友圈事件僅僅一天之后,其“良心”的效果便得到了充分顯現。1月7日,A股市場再次經歷兩次熔斷,交易僅15分鐘,便提前收盤。1月7日晚,證監會宣布暫停熔斷機制。盡管新規暫停了,整個1月份A股市場仍然“跌跌不休”,短短20個交易日,上證指數從3536.59點下跌至2737.60點,下跌22.65%,盤中一度創出本輪新低2638.30點。深圳成指從12650.73點最低下探至 8986.53,1月跌幅25.64%。2月初的五個交易日也僅在底部震蕩徘徊。
反觀歷史,呂琪在上證指數3300上方直呼建議客戶贖回——“今年本人管理產品大概率不能賺錢”。著實為投資者規避了短期下跌的風險。不可不謂是業界良心!
一位公募基金經理向記者表示:“沒了資金,基金經理如何管理?讓客戶贖回基金份額的行為無疑是砸自己的飯碗。”然而,呂琪正是冒著砸自己飯碗的風險,良心諫言客戶贖回。一位投資者向記者表示,正是看到了呂經理的贖回建議,他才贖回了部分基金,保住了大部分的收益,避免了更大的損失。
3“良心基金經理”反被罰
然而,正是這樣一位業界“良心經理”卻因為其良心之舉被罰。
近日,火山財富(微信公眾號:huoshan5188)記者了解到,呂琪正式被公司撤銷了專戶投資部副總監職務,并處以經濟處罰。
對于被處罰的原因,興業全球基金向記者表示,“我司專戶投資部投資經理呂琪曾于1月6日12:10通過個人微信朋友圈發布“本人管理產品大概率不能賺錢”的言論,并于12:30分刪除。該內容迅速被截圖轉發,引起市場的演繹誤讀。興業全球基金內部相關制度要求,公司員工應審慎利用網絡自媒體工具對市場走向、證券價格、行業熱點話題等發表評論或預測,并注明僅為個人觀點,不代表所在公司觀點。”
興業全球同時表示,“公司員工對外發表投資相關言論,應當保持應有的客觀、理性和審慎。專戶投資經理呂琪違反了公司制度要求,并給市場造成不良影響,公司就此事對相關人員及分管領導進行了處罰。公司會加強對員工個人言論的管理,強調對投資相關言論需遵循審慎原則。”
4“良心基金公司”為啥變臉了?
聽到良心基金經理因其在個人朋友圈發表建議客戶贖回的言論而遭遇降職的處罰,業內人士紛紛表示驚訝:此事竟然發生興業全球基金的身上,確實令人看不懂。
此前,提示客戶贖回基金的事件,并不是第一次在興業全球基金發生。遙想2007年三季度,大象藍籌瘋狂起舞,銀行門口排隊搶購,投資者抱錢沖入股市,中國股市輕松越過6000點大關之際,興業全球基金公開寫信建議基金持有人贖回旗下公募基金,落袋為安。而2015年在大跌之前,興業全球總經理楊東也提出了對下半年悲觀的觀點,正是由于一次次壯舉興業全球基金被稱為“良心基金公司”。
然而,此次號稱“良心基金公司”的興業全球卻“變臉了”,建議投資者贖回自己管理的基金經理卻遭遇了降職處罰。那么此次處罰背后的真實情況究竟如何呢?
市場曾經一度質疑是興業全球怕旗下基金遭遇贖回,然而從歷史上的表現來看,這種猜測很難站住腳,如果僅僅是因為這個方面,那么楊東當年肯定不會在6000點之上呼吁投資者贖回基金,那么是否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嗎?
興業全球基金的回復中明確指出“呂琪是興業全球基金表現出色的投資經理之一,公司對其投資能力一直有有較高認可度。”而記者從多家代銷機構了解道,呂琪作為興業全球基金公司專戶投資部副總監,其管理的5只專戶產品在2015年度業績收益全部超過了100%,相較于業內普遍投資收益不足70%的水平,這樣的成績單自然格外出色,正是因為其良好的投資業績,獲得了《每日經濟新聞》評選的“金鼎獎”——2015年最佳傳統股票型產品(一年期)。
既對其投資管理有較高認可度,同時基金經理的言論也是正確的,但仍然還是進行了處罰,這確實還是連讓市場看不懂,難道講真話還有錯嗎?
或許一位公募基金經理的觀點更能代表大眾的心聲:呂琪為維護客戶權益發表個人建議而降職,確實比較冤枉,作為基金管理人個人的言行受到市場的關注,以后敢說真話的人估計更少了。
【聲明】本文來源于微信自媒體賬號,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騰訊無關。我們尊重自媒體知識產權,如有版權問題可聯系騰訊理財(Email:parryzhang#tencent.com,請將#替換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