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豆通社微信號
“清音俗世留,紛爭何時休。誰能破名利,太虛任遨游。”的場景只能出現在古裝劇The End階段和靈隱寺當中。每一年公募業的個基三甲、規模第一、業績冠軍等等都是必爭之地;疊加了6牛3熊3震蕩及基金經理大換血的2015年對于基金公司來說更是血雨腥風之年。下面基金豆研究中心就從公募基金公司角度梳理一下2015年之最!
2015年度管理資金規模排行榜:天弘、華夏、工銀瑞信位列三甲
憑借6039.5億元的余額寶規模,天弘基金再次當仁不讓地摘得桂冠。無奈貨幣基金的管理費+托管費+銷售服務費也不過0.6%,賺錢效應一般,天弘基金也只能賺人氣了!亞軍和季軍分別是華夏基金和工銀瑞信,此外入圍獎還包括易方達、南方、嘉實、華寶興業、廣發、匯添富、中銀、招商、建信、富國、博時、銀華、興業全球、華安、上投摩根及鵬華等16家基金公司。
相較于2014年四季度,各家基金公司資產管理規模變化還是蠻大的。但在同比增長前十中,我們并沒有看到熟悉的身影,而在降速前十(增長后十)中卻有景順長城和長盛基金兩家老牌基金公司。可見在基金界新秀頻出的年代,拼資格、吃老本始終是不行的!
2015最能抽血基金公司:華夏當仁不讓
盡管余額寶賺錢效應一般,但畢竟6000+億元的規模,還是讓天弘基金狠狠地賺了一筆管理費,保住了天弘管理費規模榜亞軍的位置。華夏基金以舍我其誰之態勢蟬聯榜首,嘉實則仍排第三。易方達和工銀瑞信兩家分列第四和第五位,且均較2014年有所上升,值得表揚;富國、匯添富和銀華三家更是作為榜單的新面孔出現,掌聲鼓勵;南方和廣發這兩家雖仍處前十,名次卻顯著下滑,對此,我只想說“你們再不努力就要掉隊啦!”
2015最屌絲基金公司:中原英石
在公募業有人吃肉、有人喝湯,而有的公司收上來的管理費都不夠水電錢。在總結了基金業的高富帥之后,我們也關懷一下業內矮矬窮吧。數據顯示成立近三年的中原英石旗下基金只有1只,而華宸未來和東海基金所管理基金數則均為2只,上述三家公司上半年收取的基金管理費竟然都沒超過百萬。
- 上一頁
- 1
- 2
- 3
- 下一頁
- 顯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