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了2015年波瀾壯闊的行情后,基金正式進入新一年的布局。近日,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基金經理對2016年的投資整體上保持略謹慎的態度。大多數基金經理表示,相比2015年的“故事驅動”,今年在選股上會更加重視“兌現”,即企業要逐步落實過去給予市場的預期,可以表現在凈利潤、收入或者業務布局上。
震蕩上漲空間有限
在存量博弈的市場中,受訪的基金經理均對2016年態度謹慎。他們認為,2016年指數整體上漲空間比較有限,結構化行情將向縱深發展。
廣發基金傅友興認為,從主導近兩年牛市的利率因素來看,無風險利率已經下降了三年,進一步下降幅度已經很小。而從資產配置角度看,雖然大類資產配置從房地產和固定收益產品(包括存款、信托、債券)向股票轉移的大趨勢還在延續,但是邊際速度已經放緩,很難與2015年相提并論。因此,流動性對股市估值提升的效果呈邊際遞減。
另外,2016年市場面臨的制約因素為股票估值水平并不便宜。自2012年底到2015年,上證指數、創業板等各類指數均出現趨勢性上漲。其中,估值提升對指數貢獻的比例為70%-80%,盈利增長驅動的漲幅占比僅為20%左右。從這個角度看,只有一部分股票估值比較合理,其余大部分股票估值都比較高。
鵬華基金首席策略師張戈表示,展望全年,保增長、調結構和去產能等政策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因此今年的市場流動性可能與去年有所不同,市場整體將呈現區間震蕩的特征。
“不管怎樣,今年的收益率預期肯定要降下來。”一位中型基金公司的基金經理向記者表示,從去年12月份以來,A股上躥下跳,就已經驗證了這一點。未來會關注兩個因素,一是“選股”,二是“買入的位置”,而且收益要及時落袋為安,“捂著不動”就非明智之舉了。
選股注重“去偽存真”
隨著市場風險偏好的下降,基金經理認為2016年將是一個“兌現”年,即企業要對過去給予市場的預期進行逐步落實,這種落實將表現在凈利潤、收入或者業務布局上。
“比如對于一個概念,可能有很多企業去做,但是到底哪一家能夠出成果,今年或許就要仔細甄別了。”一位偏成長風格的基金經理表示,去年是大牛市,故事、概念、主題性機會都能漲,但是今年就要注重這些故事的兌現情況,比如凈利潤、收入是否真有增長,業務整合效果如何等等。
金鷹基金陳立認為,2016年不破不立,先破后立的格局基本已經確定,2016年更多的機會是跌出來的。未來選股邏輯將遵循兩大思路:一為機構配置行為變化帶來價值投資理念的回歸;二為轉型背景下挖掘中國版漂亮50,包括物聯網、互聯網、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中,使人類的生產生活變得更加智能、高效、健康、安全的“智慧生活”主題相關的個股。
廣發基金傅友興表示,將會關注兩類投資機會:一種是穩定增長、低估值、高股息率的藍籌股。例如,某些行業的龍頭公司凈利潤增長15%、分紅收益率達到5%以上,2016年估值只有10倍;另一類是具有獨特壁壘的優質成長股,預期凈利潤增速超過30%,2016年估值逐步下降到可投資區間。(記者 常仙鶴)
(中國證券報 常仙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