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播放開關 自動播放 匯豐中國孫瑜:預計中國熔斷機制將會調整 正在加載... < >
4個交易日內兩度觸發熔斷,這是A股歷史上絕無僅有的新年開局,而比起1月4日而言,1月7日這次熔斷顯然更迅猛,僅開盤不到半小時就宣告“收市”。
今早開盤后,滬指隨即大幅跳水,9時43分,A股熔斷機制基準指數滬深300跌5.38%觸發熔斷閾值,暫停交易15分鐘后。恢復交易后,滬深300指數進一步走低,9時59分再次觸發7%熔斷閾值提前收盤,磁吸效應凸顯。
截至收盤,滬指下跌7.32%,深成指8.35%,中小板指下跌8.30%,創業板下跌8.66%。
對此,海富通基金分析認為,導致市場暴跌的原因主要有四個:一是人民幣繼續下調,1月7日,人民幣中間價公布后,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快速下跌逾600點,一度跌至6.7608,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報6.5646,前一日報6.5314,大幅下調332個基點,為連續第八日下調,創2011年3月18日以來新低;二是昨夜歐美股市全線大跌,也直接加重了早盤的擔憂情緒;三,據有關媒體報道,注冊制具體實施方案將于本月落定,市場有一定程度恐慌;四是1月8日5%以上股東減持大潮迫在眉睫,交易時段投資者對于限售股解禁的問題還在等待靴子落地,信息面的擔憂還有待化解。
海富通基金表示,2016年可能是中國經濟的一個拐點,國企改革、注冊制實施、戰略新興板塊推行等都有待資本市場輔助,中長期不必悲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