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1月12日央行公布2015年10月金融統計數據:10月社會融資總量4767億,分別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少8523億元和1770億元;10月末M2同比增13.5%;當月人民幣貸款增加5136億元。總體判斷——錢說多不多,說少不少。
一面是實體經濟缺錢:
體現為社會融資總量大幅縮水,而信貸也環比大幅下降,代表房地產銷售和基建投資的居民、企業中長期貸款全面萎縮。
社會融資跳水。
10月社會融資大幅跳水,新增社會融資4767億元,比上月少8523億,比去年10月少1770億。其中表外未貼現票據同比少增超1200億,外幣貸款同比少增超600億,是主要拖累因素。
信貸大幅回落。
10月新增金融機構貸款5136億,較9月的1.05萬億大幅下降。10月房地產銷售增速下降,居民中長貸需求也轉冷。10月新增企業部門中長貸1519億,較上月減少超2000億,同比少增超700億。由于資金來源不足和高基數,10月基建投資同比增速下滑至12.9%,房地產投資增速為-2.8%,增速仍為負值,均對中長貸帶動作用減弱。
一面是金融體系有錢:
體現為M2增速繼續反彈至13.5%,遠超12%的目標增速,M1增速也反彈至14%的4年新高,前者得益于持續降準推高貨幣乘數、以及外占短期好轉,后者反映企業投資意愿低迷,資金堆積在銀行體系。
非銀、企業存款上升。
當月人民幣存款增加5785億元,同比多增960億元。其中居民存款減少5921億元,同比少增526億,企業存款增加276億,同比多增超4700億。10月M1繼續大幅上升至14%,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高2.6個和10.8個百分點,表明企業現金增加,或反映著企業投資動力下降而囤積資金。10月非銀金融機構新增存款增加4848億,或因證券公司客戶保證金存款回升。財政存款增加5111億,較去年10月少增1726億,顯示積極財政影響。
M2增速回升。
10月M2增速較9月13.1%回升至13.5%。考慮到10月財政存款超5000億和信貸大幅回落,M2回升主要受存款回升、去年同期低基數、商行購買地方債、以及10月外匯占款邊際改善的影響。10月616億美元貿易順差沖抵資本外流影響,當月外匯儲備增量為正,表明外匯占款或明顯改善。整體看降準等工具推高貨幣乘數和M2,但貨幣滯留在金融體系內部,從數據看3季度基礎貨幣余額萎縮了9000億。
如何疏通資金:貨幣政策獨木難支,加大財政政策力度。
為何資金難去實體經濟,我們認為有兩大原因:
一是因為通縮加劇,導致實際利率不降反升。
雖然10月再次雙降,貸款基準利率在最近三個月下調了50bp,但是8月以來CPI從2%下降至1.3%,降幅達到70bp,意味著CPI度量的實際利率不降反升,因而未來依然要加大降息等寬松貨幣政策力度。但由于美國加息在即,且存款利率已離0不遠,寬松貨幣政策空間受制約。央行也表示不能過度放水,妨礙市場有效出清。
二是因為缺乏有效需求,需要加大財政政策力度.
當前地產銷售回落,去產能導致制造業投資低迷,經濟缺乏自主需求,因而需要加大財政政策力度。而近期高層放風突破3%財政赤字率約束,未來財政政策或成主角。
正文:
具體分析:
一、實體經濟缺錢
10月實體經濟明顯缺錢,體現為社會融資總量同比環比均大幅縮水,而信貸也環比大幅下降,代表房地產銷售和基建投資的居民、企業中長期貸款全面萎縮。
1.1 社會融資跳水
10月社會融資大幅跳水,新增社會融資4767億元,比上月少8523億,比去年10月少1770億。其中對實體經濟發放的本幣貸款仍是社會融資的主力,10月新增5574億,由于季節性因素等原因,盡管規模不高,但同比仍多增53億。表外未貼現票據同比少增超1200億,外幣貸款同比少增超600億,均構成負向拖累,信托貸款及企業債券凈融資小幅縮水,委托貸款微幅增長。
股債融資不佳。
10月新增企業債融資2516億,較9月有所回落,結束8連增。新增股票融資連續4個月下降,證監會11月6日表示將在完善新股發行機制后,重啟IPO,股票融資將回升,改善直接融資不平衡的局面。
外幣融資減少。
10月新增外幣貸款單月減少1317億元,主因人民幣貶值預期仍待穩定,疊加12月美元加息預期增強,企業外幣負債持續去杠桿化。
1.2 信貸大幅回落
10月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5574億,同比多增53億。新增金融機構貸款5136億,較9月的 1.05萬億大幅下降,同比多增480億。10月新增非銀貸款-395億,舊口徑新增貸款5531億。10月信貸占社融總量比重上升至117%。預計全年新增信貸11.6萬億。
10月居民中長貸回落。
10月新增居民中長貸1998億,較9月3256億大幅回落,同比多增超800億。我們前期指出,短期看居民中長貸對貸款仍有正面作用,但由于地產大周期向下,因而居民中長貸增長的持續性存疑。10月房地產銷售面積同比增速降至5.5%,主因三四線城市去庫存壓力仍大,非重點城市需求整體走弱、大戶型住宅銷售增速大幅回落,以及去年同期基數偏高。居民中長貸需求也轉冷。
10月非居民中長貸動力減弱。
10月新增企業部門中長貸1519億,較上月減少超2000億,同比少增超700億。由于資金來源不足和高基數,10月基建投資同比增速下滑至12.9%,房地產投資增速為2.8%,增速仍為負值,均對中長貸帶動作用減弱,而金融專項債等政府加杠桿措施效果有限。
二、金融體系有錢
與此同時,10月金融體系資金充裕,體現為M2增速繼續反彈至13.5%,遠超12%的目標增速,代表企業存款的M1增速也反彈至14%的4年新高,前者得益于持續降準推高貨幣乘數、以及外占短期好轉,后者反映企業投資意愿低迷,資金堆積在銀行體系。
2.1 非銀、企業存款上升
當月人民幣存款增加5785億元,同比多增960億元。其中居民存款減少5921億元,同比少增526億,企業存款增加276億,同比多增超4700億。10月M1繼續大幅上升至14%,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高2.6個和10.8個百分點,表明企業現金增加,或反映著企業投資動力下降而囤積資金。10月非銀金融機構新增存款增加4848億,或因證券公司客戶保證金存款回升。財政存款增加5111億,較去年10月少增1726億,顯示積極財政的影響。
10月金融機構總存款余額134.3萬億元,同比增長12.7%,增速微幅回升。總貸款余額92.65萬億元,同比增長15.4%,與上月持平。央行口徑貸存比小幅上升至68.9%.
2.2 M2增速回升
10月M2增速較9月13.1%回升至13.5%。考慮到10月財政存款超5000億和信貸大幅回落,M2回升主要受存款回升、去年同期低基數、商行購買地方債、以及10月外匯占款邊際改善的影響。10月616億美元貿易順差沖抵資本外流影響,當月外匯儲備增量為正,表明外匯占款或明顯改善。整體看降準等工具推高貨幣乘數和M2,但貨幣滯留在金融體系內部,從數據看3季度基礎貨幣余額萎縮了9000億。
三、貨幣獨木難支,財政或成主角
為何資金難去實體經濟,我們認為有兩大原因:
一是因為通縮加劇,導致實際利率不降反升。
雖然10月再次雙降,貸款基準利率在最近三個月下調了50bp,但是8月以來CPI從2%下降至1.3%,降幅達到70bp,意味著CPI度量的實際利率不降反升,因而未來依然要加大降息等寬松貨幣政策力度。但由于美國加息在即,且存款利率已離0不遠,寬松貨幣政策空間受制約。央行也表示不能過度放水,妨礙市場有效出清。
二是因為缺乏有效需求,需要加大財政政策力度。
當前地產銷售回落,去產能導致制造業投資低迷,經濟缺乏自主需求,因而需要加大財政政策力度。而近期高層放風突破3%財政赤字率約束,未來財政政策或成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