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這個電商與網民們聯手狂歡的特殊日子,卻因為A股盤中的降溫,令不少投資者感到深秋臨冬的寒意。不過,券商股尾盤發力再次力挽狂瀾,將股指重新推入上行軌道。
而隨著指數點位的不斷攀升,市場各種風險也在積蓄。盡管預知了一定風險,但投資者仍期待股市能往上再走一會兒,尤其是他們押注的券商股及證券類分級B。
“一些人還在買入證券類B。”上海一家私募基金經理對《第一財經日報》稱,這些證券類分級即將上折,很多投機盤看重的是上折復牌后的搶權行情;這也是助推昨日券商股尾盤上漲的原因之一。
分級基金罕見折價套利盤大肆反向操作
自IPO重啟消息公布以來,券商股成為市場領漲龍頭。漲勢正酣之時,券商股走出了連續三個交易日的漲停潮。
對于這波行情,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IPO重啟是誘因,但內在的邏輯還是出于估值修復的自發需要。據Wind資訊統計,截至11月2日,今年以來申萬券商(851931)指數累計跌幅達到39.15%,位居滬深兩市板塊跌幅榜首。
隨著反彈的深入,券商股業績向好。“在經濟下行壓力進一步增大和資本市場逐漸回暖的重要關口,IPO的重啟預示著市場正逐步回歸正常,更是直接提振券商業務。”中航證券分析師符旸認為,10月份以來,資本市場企穩回升,市場成交額逐步放量,兩融余額重回萬億,再加上IPO重啟助力,券商經紀業務、自營業務、投行業務和兩融業務均將得到明顯改善,并有望在四季度迎來強勢增長。
在市場主流聲音中,以上因素主導了券商股的快速上漲行情。但在一些精通分級基金領域的投資者看來,券商股漲停潮背后,離不開證券類分級基金的助推作用。
當券商股漲停潮涌之時,一些套利及投機資金已經先知先覺地布局了分級基金,并造成后者場內份額的快速增長。以申萬菱信證券分級基金為例,11月2日的場內份額為48.96億份,但到11月10日這一份額增至56.1億份。
分級基金場內份額的暴增,時常離不開套利資金的追捧。上述研究員稱,過去一段時間券商股股價確實有被低估,一旦市場回歸正常狀態,這一板塊具備一定的配置價值。但接連三天的漲停,也跟套利資金沾上了關系。
據集思錄網站統計,當券商股出現第一個漲停板時,折價率最高的一只證券類分級基金折價約10%,其他多只證券類分級基金整體折價率在5%左右。這意味著,如果當天二級市場買入分級A、B后合并(當日可盲合)后,在第二個交易日贖回,這樣的反向套利能鎖定約5%甚至更高的收益。
為何會出現這樣的狀況?在上述研究員看來,還是歸因于產品設計方面的“漏洞”。當券商板塊整體漲幅出現10%時,證券類分級母基金漲幅10%,分級B漲停,但分級A部分微跌,這樣的情況一旦發生,就讓證券類分級基金出現了整體的折價。對于套利投資者來說,這是不錯的套利機會。
“現在大部分券商軟件都實現了盲拆和盲合的功能,反向套利只要兩個交易日就能完成。”上述研究員稱,券商股和證券B暴漲的時候,證券類分級A不跌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套利資金同時在蜂擁進場搶A和B,然后合并。二級市場上推高了A、B的價格,然后合并后一級市場贖回,二級市場買盤支撐著A的價格不會暴跌。
“問題是分級B開盤后不久就漲停了,套利資金想搶B可能要拖到第二天。”該研究員進一步稱,那幾天折價率一直存在,刺激著套利資金不斷進場,這樣的情況維持了至少3個交易日,造成的結果是場內份額增長的規模超過母基金的贖回規模,一定程度上也使得券商股的強勢得以維持。
對于套利投資的收益率,楊宇則提出不同看法:“行情好的時候,其實更應該拿B,這樣的收益遠遠大于額外的套利收益。第二天券商股一高開,當天的收益完全能超越前一天合并帶來的收益。
不過,在瘋狂過后,券商類分級整體的折價率基本消失,有些甚至出現了溢價。這也讓押注證券類分級套利的參與者失去了興趣。
投機者的目標:推一把券商股賭上折
不過,只要指數還在漲,證券類分級的機會還是有的。
隨著連日來的瘋漲,一些證券類分級已經或者即將上折。截至11日,本輪反彈以來,招商證券分級成為第一只上折的證券類B。此外,仍有其他多只證券類分級的凈值正在逼近1.5元的上折閥門。
上述研究員稱,就過往經驗而言,上折會有搶權行情,很多人為此會繼續買入證券類分級B,期待能在復牌后搶到1~2個漲停板。正因如此,11月11日,盡管券商指數漲幅略超2%,但仍有券商B級(150236)、券商B(150201)、證券B基(150344)三只證券類分級B漲停。
與投機者的風險偏好相比,經歷過多輪牛熊轉換的老股民則并不看好券商股的“現在時”。一位具有十多年股齡的資深投資者對本報記者稱,自己炒股的原則是只買看得懂的股票;且不論券商股中長期會不會漲,短期瘋漲過后正常也是需要調整去把風險釋放掉的。
與此同時,也有一些人看到了證券類分級A的投資價值。楊宇稱,從過往經驗來看,投資者在上折復牌首日都會留住分級B,期待此后兩天左右的搶權行情;同時隨手拋掉分級A,使得分級A會出現較大跌幅。
無論當前表現如何,券商股在A股市場今年的波動中,仍屬于超跌股,這也支撐了中長期券商股的投資價值。截至目前,中信證券、申萬宏源等仍位列今年以來A股跌幅榜前列。符旸對券商行情則頗為樂觀。他稱,雖然經過三個“漲停”,但券商整體估值仍然處于較低水平,利好還將逐步釋放,仍有較大的增長空間。因為,券商板塊將會在未來呈現出震蕩上揚的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