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風險偏好降速趨緩。企業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及匯率風險等因素在短期內成為市場擔憂的主要問題,在限制投資者參與熱情的同時也在推動監管趨于嚴格。銀行理財、保險產品等發行收益率面臨調低的指導要求,短期內提高風險偏好的動力趨降。風險偏好對海外經濟變量的敏感度提升,1月6日以來市場擔憂港幣貶值帶來對新興經濟體資本市場與貨幣幣值的壓力,有望隨著港幣幣值穩定而緩解;1月21日歐洲央行發布鴿派言論,德拉吉表示應對經濟下行風險將在3月重新評估貨幣政策立場,全球流動性邊際寬松預期提升,原油與海外主要資本市場出現上揚,有利A股風險偏好趨于緩解。
貨幣政策控風險先于放寬松。貨幣政策與匯率、經濟增速、海外宏觀變量的互動進一步加強。過去一周內,央行展開MLF共4100億元,逆回購1550億元,引導利率水平小幅度向下;同時在流動性座談會上表示春節前后不輕易降準、對1月份偏快的整體信貸投放態度審慎。我們認為貨幣政策或趨于中性謹慎:央行管理降準預期以傳遞穩定人民幣匯率的政策信號;控制經濟系統性風險的基礎上結構化對沖外匯占款流出、緩解春節前稅收上繳與提現帶來的流動性壓力;保持信貸增速與投降可控,確保經濟轉型與改革穩步前進。
靜候黎明的到來。風格已切換,邏輯在延續,絕對收益的黎明可期待。首先,在資金層面,金融機構整體負債成本仍然遠高于當期理財、債券收益,股票估值降低后正在成為缺生息資產下最優配置標的;對應資金配置需求,高股息低估值板塊應對風險的能力更強。第二,在業績上,低估值板塊“不能再差”,穩增長+供給側改革大刀闊斧之下業績的快速提升成為一種可能,有望超越新常態下市場原本偏弱的預期;藍籌股有望隨著微觀數據(比如開工、需求)的逐步確認再次形成明顯的風格防線,從而進一步享受高彈性。
推薦“老炮歸來”的高股息行業。1)高股息率高分紅,凸顯大類資產配置價值的銀行、白電、交通運輸;2)關注供給側有望破局,商品價格低位盤整的有色、鋼鐵、采掘;3)彈性較好的行業,非銀金融、地產、建材、航空(被低估的周期消費品)。主題投資繼續推薦“農業工業化”主題:1)農業信息化受益標的:大湖股份,受益標的:華宇軟件;2)農業機械化:德奧通航、隆鑫通用;3)農業升級:大北農;4)基礎化工轉型:新安股份、諾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