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經濟:全球貨幣政策轉向擔憂下降,風險資產價格止跌回升。歐央行行長德拉吉表示,全球不確定性、地緣政治風險對經濟增長構成威脅,經濟下行風險再度上升,歐央行政策立場需要在3月重新審視。日媒稱日本央行正“認真考量”擴大其貨幣寬松舉措。索羅斯等表示美聯儲加息是錯誤,未來會降息。央行期權登場,風險偏好回升,股市、原油等價格反彈。
國內經濟:經濟L型,新5%比舊8%好。15年四季度GDP增速6.8%,略低于市場預期,工業生產、投資回落,受內外需疲軟影響;消費略降,受網購回落影響。房地產投資和土地購置降幅收窄。維持1季度下臺階、中期L型、長期下行壓力仍大判斷,“新5%比舊8%好”。
貨幣:央行維穩匯率,短期降準降息概率下降。本周人民幣匯率企穩,人民幣中間價略升至6.5572,即期匯率在6.58附近窄幅徘徊,離岸人民幣在6.58-6.61之間波動,NDF顯示預期趨穩。央行采用逆回購、MLF和SLO等工具投放流動性,替代了降準。盡管流動性投放較多,但受春節因素和跨境資金流動影響,R007仍小幅上升至2.62%,10年期國債收益率低位小幅反彈至2.77%。16年,貨政主要以配合供給側改革為主,寬松方向不變,但程度不及14—15年。
政策: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繼續在區間調控基礎上加大定向調控、相機調控,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統籌運用財政貨幣和產業、投資、價格等政策手段,為經濟發展營造穩定環境。要對苗頭性問題保持警覺,特別是對各種潛在風險做到有備無患。要注意回應社會關切,穩定市場預期,增進社會共識。
市場:股市逐步回歸正常市,債牛繼續,房市分化,美元階段性見頂,大宗底部盤整。我們2015年9~10月看多,11月下旬以來看淡休假著書,2016年1月4日提示休養生息,13日提出A股逐步回歸正常。隨著匯率短期趨穩、大股東減持新規、注冊制改革預期引導等,A股調整風險逐步得到釋放,市場存量博弈下結構性行情,關注超跌的成長股和優質藍籌,以及供給側改革的主題機會。未來潛在的不確定性來自:人民幣在中期是否已經貶值到位,會否以及何時第三波修正高估;美股七年牛市,近期是大的頭部出現還是高位調整;國內供給側出清能否實現資金鏈的有序斷裂和化解,等。經濟再降、物價通縮、貨幣寬松、流動性充裕,利率略降,但考慮到美聯儲加息、剛兌壓力增加等,留意利率下行空間。美元強勢周期,但階段性見頂,中國去產能,大宗再承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