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海通證券策略分析師荀玉根
上周市場雖有港幣貶值和港股暴跌擾動,但全周市場仍收出陽線,上證綜指、中小板指、創業板指分別上漲0.54%、1.04%、1.74%。自1月15日早《珍惜蹲后彈行情》以來我們連續提示反彈行情,18日早《為何開年集體誤判?有沒有變盤的信號?》提出市場變盤的五大信號。短期來看,外圍市場否極泰來、情緒修復,國內市場匯率穩而市場穩,市場反彈窗口仍開著。
1、海外:否極泰來,風險偏好修復中
港幣匯率可控,對A股影響無需過慮。2016年第一周離岸人民幣匯率出現快速貶值,1月8日在政府干預下壓力暫緩,但港幣隨后迅速接力,1月14日到21日美元兌港幣從7.76貶值至7.82,同期恒生指數累計暴跌7%,一時間香港97年危機重現的論調再次甚囂塵上,A股的蹲后彈行情也受此擾動一波三折。不過從背后決定因素看,投資者擔心的香港匯率和股市下跌恰由人民幣匯率波動引起,本質上大陸決定香港而非反過來,只要香港市場不出現危機,對A股影響無需過慮。回顧97年港幣貶值背景,當時外因是東南亞金融危機,內因在于香港股市和樓市的資產泡沫累積,內外因素疊加使其更易成為做空資金的爆破口。當前,外部形勢并沒有97年那么嚴峻,內部因素看,雖然香港經濟基本面趨弱,但股市、樓市已率先調整,而且當前香港外匯儲備充足,香港金管局近期也表示將維持聯系匯率制度,匯率風險整體可控。
否極泰來,全球風險偏好修復中。年初以來,出于對供過于求的擔憂,原油價格呈現崩盤式下跌,并誘發全球風險資產拋售狂潮。不過從上周四開始,隨著歐央行進一步的寬松預期,以及原油價格的報復性反彈,風險資產偏好正進入修復通道。1月21日,歐央行公布1月議息會議結果,維持基準利率不變,但歐央行行長德拉吉提出將在3月重新評估貨幣政策工具,意味著3月歐央行QE購債規模或有望擴大,甚至不排除再次降息的可能。歐央行的率先表態也使得其他央行進一步寬松成為可能。與此同時,受德拉吉鴿派言論提振,以及歐美部分地區降溫增加供暖需求影響,原油價格也于1月21日和22日迎來報復性反彈,ICE布油從27.1美元/桶大漲至32.7美元/桶,兩個交易日漲幅近20%,同時,歐美股市也同樣應聲反彈,有恐慌指數之稱的VIX指數從前期高位快速回落,反應投資者風險偏好正在不斷改善中。外圍市場的情緒穩定有利于國內市場的情緒修復。



2、國內:蛇打七寸,匯率穩則市場穩
央行座談會傳遞信號,穩定匯率優先。如果說2016年開年的暴跌尚有熔斷機制、大股東解禁減持的疊加沖擊,那1月8日之后,隨著熔斷暫停和減持新規的出臺,匯率波動引發的風險偏好沖擊無疑是影響短期市場的關鍵,因此,穩定匯率才能穩住市場的真正要害。從媒體報道近日央行組織的流動性管理座談會內容看,關于匯率預期,央行明確指出,“要保持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并且在“管理流動性的時候,要高度關注人民幣匯率的穩定”。因此,從當下央行的管理目標看,穩定匯率已被擺在了蒙代爾“不可能三角”中的優先位置。此外,1月22日新華社刊發英文評論稱,隨著中國央行采取措施來穩定人民幣匯率,一些試圖做空人民幣的“激進”投機客將遭遇巨大損失,魯莽投機和惡意做空將面臨更高的交易成本甚至可能是嚴重的法律后果。多重舉措下,短期匯率有望繼續維持穩定,并提振市場風險偏好,對市場形成正面支撐。而且從市場表現看,情緒已在微妙變化,前期跌幅較大的中小板、創業板,上周已開始反彈并領先主板表現,行業層面也呈現出類似特征。
多重工具對沖,流動性寬松格局暫且無憂。雖然匯率穩定優先意味著央行利率政策將受約束,降準降息等強寬松政策將階段性退位,但對于流動性的控制來看,央行仍有多重工具來維持穩定。對于節前的流動性需求,根據央行座談會的表述將大致分為兩類:第一類是由于現金投放引起的短期的、季節性的流動性需要;第二類是由于國際市場波動,包括外匯占款下降等引發的波動性需求。針對兩類不同的需求,央行將通過多種貨幣政策工具開展操作,對第一類季節性現金投放需求,根據歷年數據測算,春節前大概需要投放1.6萬億左右的現金,央行將通過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給予滿足。對于第二類中期的流動性需求,央行打算開展MLF、SLF、PSL操作來提供6000-8000億元的資金支持。而且從資金利率反應的流動性水平看,6個月SHIBOR和10年國債收益率近期仍在不斷下行,中長期利率下行趨勢未變。從央行的貨幣決策出發,利率政策決定中期拐點,匯率政策決定短期市場風險偏好。短期強寬松政策雖因匯率維穩而階段退位,但相對而言,匯率穩定更利于短期市場風險偏好的提升。中期仍需觀察利率政策變化,但在去產能和去杠桿的背景下,貨幣政策出現轉向的概率同樣不大。



3、應對策略:珍惜反彈窗口期
風險收益比提升,反彈仍在路上。自1月15日早《珍惜蹲后彈行情》以來我們連續提示反彈行情,邏輯在于年初下跌的三大利空因素漸退、積極信號漸現,18日早《為何開年集體誤判?有沒有變盤的信號?》提出市場變盤的五大信號。上周市場雖有波折,但上證綜指、中小板指、創業板指全周仍上漲0.54%、1.04%、1.74%,行業指數同樣多數維持上漲表現,印證我們此前判斷。05年以來,上證綜指、中小板指、創業板指月度最大跌幅分別為24.6%、22.5%、21.4%,16年1月迄今三大指數跌幅已分別達17.6%、20.2%、20.8%,中小板、創業板指已接近歷史最大跌幅,在前期暴跌充分釋放風險,當下風險收益比已明顯提升。對于短期市場,海外風險資產價格逐漸修復,國內匯率穩則市場穩,反彈窗口仍然開著。風格上仍然看好中小創,前兩次股災后的反彈中都是中小創彈性更大。行業方面看好新興消費領域的傳媒、體育、醫療、教育,信息技術領域的大數據、云計算,智能制造領域的機器人、智能汽車等,這些都是“十三五”規劃的亮點。主題關注迪士尼和軍工,迪士尼開園時間確定,根據東京、香港經驗,迪士尼開園進入倒計時后事件性催化劑將助推主題表現活躍,隨著國企改革、事業單位改革、軍隊改革不斷兌現,軍工企業資產注入有望落地。
全年先難后易,操作上采取鱷魚法則。中期角度看,未來市場仍需關注3月美聯儲加息、國內去產能去杠桿帶來的風險。歷史上97年泰國、98年俄羅斯、02年阿根廷等新興市場風險都曾引發全球資本市場動蕩,從外債/外匯儲備、外債/GDP比例、GDP同比增速來看,烏克蘭、哈薩克斯坦、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風險較大,詳見《港幣創07年以來新低,真的步入危機模式了么?》。雖然短期歐央行再次釋放寬松信號,下周美聯儲1月議息會議同樣可能出現鴿派言論,但仍不排除3月份加息可能,未來仍需警惕美聯儲加息造成石油、金屬等資源品價格下跌,這些國家債務負擔會更重,可能引爆風險。此外,兩會后國內去杠桿去產能推進速度望加快,由此產生的倒閉、違約風險將影響市場。展望全年,利率下行的股權投資時代未變,資金入市更平緩,全年溫和。全年市場前難后易,上半年多波折,策略上學習鱷魚撲食,機會是等出來的,機會到來時要堅決抓住,當下就是一次反彈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