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晚間,渝開發公告稱,其參股20%的子公司重慶誠投再生能源發展有限公司(簡稱“城投再生能源”),因對重慶城投集團負有到期債務且不能清償屬實,法院已受理城投集團對其提出的破產清算申請。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詢發現,2007年2月,渝開發以現金出資334萬元,持股20%,設立了城投再生能源,當初還因其介入新能源領域而備受市場看好。不過,城投再生能源多年來經營并不給力,財務數據顯示,自2007年至今,該公司一直處于虧損狀態,累計虧損額超過4200萬元。
分析認為,城投再生能源啟動破產清算后,也宣告了渝開發跨界新能源戰略以失敗告終。同時,自2014年以來,該公司開始陸續砍掉部分虧損地產項目及非房地產股權,嘗試專注于房地產主業。
城投再生能源持續虧損
跨界長達9年,渝開發的新能源戰略最終以失敗告終。
早在2007年3月,渝開發董事會便審議通過《關于設立重慶城投再生能源發展有限公司》的議案,由城投集團出資666萬元,占比40%;渝開發出資332萬元,占比20%;自然人石世倫則以“一種醇類汽油及其制備方法”的專利技術評估價中的666萬元部分作為出資,占比40%,設立了城投再生能源。
2009年4月,城投再生能源三方股東又決定對其增資500萬元,根據持股比例,渝開發的累計出資額達834萬元。
不過,渝開發9月29日的一份公告,則宣告了上述投資打了水漂。
渝開發披露稱,城投再生能源對重慶城投集團負有到期債務且不能清償,法院認為該情況屬實,故已受理重慶城投集團提出的對城投再生能源破產清算的申請。
對于城投再生能源破產清算帶來的影響,渝開發表示,將待破產清算完畢后才能做出準確判斷。不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進行了簡單測算,據披露,截至2016年6月底,城投再生能源的總資產為8239萬元,凈資產為2823萬元,按照渝開發20%持股比例計算,其所對應的金額為564.6萬元,而其總出資額為834萬元,將產生269.4萬元的凈損失。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自2007年成立至今,城投再生能源一直處于虧損狀態。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詢了渝開發2007年以后的歷年年報,數據顯示,2008年至2015年,城投再生能源的凈利潤分別為—174.10萬元、—129.35萬元、—122.81萬元、—215.87萬元、—200.06萬元、—649.53萬元、—1060.83萬元、—1128.06萬元,2016年上半年的凈利潤為—547.57萬元,累計虧損總額為4228.18萬元。
“參股子公司長期虧損,作為股東,應該承擔相應持股比例的損益。”申銀萬國分析師何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