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陳碩的突然離職,業界最關心的自然是背后原因。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雖然在擴張和發展上略顯保守,但是陳碩在管理上十分愿意放權,這樣做的好處在于可以對零售業務起到推動作用,而負面影響在于——在保守策略下,陳碩難以像洪杰那樣大刀闊斧地拿出“代表作”。有業界猜測認為,這或許也是陳碩離職的原因之一。
然而,這或許并非主因,業績壓力可能才是癥結所在。
記者了解到,華潤萬家作為本土零售巨頭,雖然規模龐大,但是其這幾年面臨的問題不少,首先是并購TESCO后的整合,此間發生部分人員流失和關店,并引發了一些糾紛,且雙方的文化整合難度更大,TESCO沿用的是英式外企協同作戰管理架構,即各部門之間有協同和溝通,更多運作依靠的是機制和體系。而華潤系各部門之間有時溝通不太順暢,難以協同。
其次,華潤萬家近幾年的業績壓力不小。當時還是以零售業為主的華潤創業(00291.HK)2014財年凈虧損約1.28億元人民幣,負增長108%,為上市以來首次出現盈利虧損。伴隨著華潤萬家當時的關店風波等,華潤系終于決定做出內部調整及非啤酒產業的剝離舉措,將原本主業為零售的華潤創業徹底轉型為啤酒股——華潤啤酒(16.58 -1.19%)。
電商沖擊、成本高企等都給華潤萬家等零售業者帶來巨大的業績壓力,在被剝離出上市公司的同時,華潤萬家還要面對TESCO的整合難題,陳碩的挑戰的確不小,加之其保守作風,很可能短期內難以見到巨大成效。
反觀接任者徐輝,公開資料顯示,徐輝2003年至2005年任職華潤啤酒中國有限公司發展部總經理;2005年至2016年3月,徐輝任職華潤雪花啤酒(安徽)區域公司總經理;2016年3月2日起,徐輝任職華潤雪花啤酒(中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在華潤雪花業績不錯而華潤萬家業績表現并無太突出的情況下,徐輝接替陳碩似乎也無可厚非。只不過,并無太多零售業經驗的徐輝接下來要如何運營超商業態的華潤萬家,似乎也是個不小的挑戰。”資深零售業專家丁浩洲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