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位于蘇州工業園區蘇虹東路288號的金龍聯合汽車工業(蘇州)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蘇州金龍汽車(600686,股吧)”)門口的車輛仍然進進出出,在被財政部確定為騙補最多的新能源汽車企業后,蘇州金龍汽車目前的生產經營現狀依然正常。
早在9月8日,財政部對外公布了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助資金專項檢查的通報,點名了蘇州金龍汽車、蘇州吉姆西汽車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蘇州吉姆西”)、五洲龍、奇瑞萬達、少林客車五家新能源汽車公司存在騙取國家補貼行為。
其中,蘇州金龍汽車騙補金額高達5.2億元,成為違規車輛及金額最多的騙補企業。通告稱,5.2億元的國家補貼將收回,同時對蘇州金龍處以2.6億元的罰款,而蘇州吉姆西涉及騙取補貼2.6億元,這筆錢也將被收回。
9月20日,《每日經濟新聞(博客,微博)》記者趕赴蘇州實地采訪看到,處在騙補風暴中的蘇州金龍汽車并未出現停產的情況,公司員工在談到騙補一事時,并不愿予以置評。然而,在蘇州吉姆西公司,記者看到曾經熱鬧非凡的工廠,如今除了有幾名保安現場值班外,工廠已經全面停工,大門內外雜草叢生,顯得有幾分蕭條。
蘇州金龍高層降薪三成
從2016年開始,財政部聯合多個部門對90家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進行專項檢查,共涉及2013年至2015年已獲得和已申報中央財政補助資金的新能源車40.1萬輛,抽查了13.3萬輛已銷售的新能源車的運營狀態。
據公布的情況來看,部分企業違反相關法律,涉嫌騙取國家財政補貼,還有部分車輛未銷售給消費者就提前申報補貼,不少車輛領取補貼后處于閑置狀態。
9月8日,財政部對外公布了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助資金專項檢查的通報,點名了蘇州吉姆西汽車制造有限公司、金龍聯合汽車工業(蘇州)有限公司、五洲龍、奇瑞萬達、少林客車五家汽車公司存在騙取國家補貼行為。
其中,蘇州金龍汽車騙補金額最大,按照上述通報信息顯示,蘇州金龍汽車已申報(2015年度)中央財政補助資金的新能源車中,有1683輛車截至去年底仍未下線,但卻提前辦理了機動車行駛證,由此多申報中央財政補助資金51921萬元。
通報還稱,對蘇州金龍追回2015年度違規上牌車輛獲取的中央財政補助預撥資金,并依據《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有關規定,按問題金額的50%處以罰款,也即2.6億元。同時,自2016年起取消蘇州金龍中央財政補貼資格,工業和信息化部將其問題車型從《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應用工程推薦車型目錄》予以剔除。
這也就意味著,算上將被收回的5.2億元國家補貼以及2.6億元的罰款,蘇州金龍汽車由此損失將達到7.8億元。
在被財政部確定為騙補最多的新能源汽車企業后,蘇州金龍汽車也成為關注的焦點,那么在騙補風暴之下,蘇州金龍汽車此時的生產情況如何,自然也受到各界的關注。為此,9月20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前往位于蘇州工業園區蘇虹東路288號的蘇州金龍汽車。
在蘇州金龍汽車工廠內,記者看到,公司似乎并未受到騙補被罰的影響,生產經營狀況都很正常。偌大的工廠內,員工顯得較為忙碌,而在車間外,已經裝備完畢的海格牌新能源汽車停滿了道路旁側和空余地方,工人也在做最后的測試工作,而在工廠大門邊,在記者停留的半個小時內看到,多達二十多輛新生產的海格牌汽車在這里開進開出。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記者在工廠內詢問部分員工,關于公司被財政部通報存在騙取國家財政補貼被罰款的情況時,這些員工顯得較為謹慎,有的表示不愿就此多談,有的員工揮揮手表示并不了解情況,拒絕記者的采訪。
另據《證券日報》報道稱,蘇州金龍汽車輕型車事業部海格客車在之前召開了銷售高層領導緊急會議,從會議中流露出的內容顯示,“近期,國家審核公司不合規范新能源車輛共計1683輛,涉及5.2億元國家補貼不會發放,同時對海格客車加處2.6億元的罰款,加之其他環節的流失,海格客車面臨的直接經濟損失達到8億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