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非法經營疫苗系列案件”已過去數月,身處風暴中心的沃森生物(300142,股吧)仍是備受煎熬。
9月21日早間,沃森生物連發多條公告,表示擬以現金交易的方式向德潤天清轉讓子公司實杰生物45%股權,向玉溪沃云轉讓實杰生物40%股權,交易總價確定為6.97億元。本次交易完成后,實杰生物也將從沃森生物子公司一欄中劃名。
《每日經濟新聞(博客,微博)》記者注意到,沃森生物2016年上半年凈利潤也出現了大幅度下滑,虧損超過1.6億元;同時,受疫苗新政影響,其多年打造的疫苗流通平臺遭受重創,幾近停滯。
“對這家公司來說,怎么把上市公司這個盤子利用好,不至于浪費掉,是最關鍵的。”一位分析人士表示,這也是沃森生物此次運作的背后邏輯。
低價出售子公司
同市場此前預期一致,停牌長達4個多月的沃森生物還是將實杰生物這一“燙手山芋”賣掉了。實杰生物在今年3月卷入“山東非法經營疫苗案”,先后被吊銷《藥品經營許可證》以及終止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實杰生物的股權接手方德潤天清、玉溪沃云實際上均為“自家人”。德潤天清的執行事務合伙人為王文華,同時也是實杰生物的董事長兼總經理,其他多名有限合伙人也在實杰生物關聯公司擔任要職。
而據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數據,玉溪沃云的自然人股東為李云春,出資額3.16億元,占總出資額比例達99%。李云春同時為沃森生物的大股東及法定代表人。沃森生物也表示,此次交易構成關聯交易。
“把實杰生物從上市公司盤子里剝離出去,雖然是左手倒右手,但主要目的還是為了維護股東利益,畢竟現在實杰生物的盈利能力堪憂。”一位醫藥上市公司高管對記者表示。
事實上,沃森生物近年來在打造疫苗流通大平臺上下了不少工夫。記者了解到,其先后總計花費11.17億元收購了寧波普諾、實杰生物、圣泰藥業、瑞爾盟以及重慶倍寧的股權;隨后又將重慶倍寧、寧波普諾和圣泰藥業的全部資產注入實杰生物,欲打造全國最大的疫苗及其他生物制品代理銷售渠道平臺。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轉賣實杰生物股權的價格相比此前的投入,已經大幅縮水。
“這個價格雖然沒有達到投資價,但畢竟實杰生物在疫苗領域的渠道優勢還是具備的,上市公司之所以沒有將它真正出清,未來可能也有將它再吸收合并的想法。”上述高管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