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19家白酒上市公司先后發布了2016年度半年報,共實現營業總收入683.7億元,同比增長12.28%;凈利潤200.8億元,同比增長12.49%。
業內分析認為,此輪白酒企業業績普遍增長,標志著白酒行業的整體復蘇,部分企業經過艱難的產業和戰略調整,率先突圍。而酒類市場的集中度也進一步提高,兩極分化趨勢明顯。
高端酒品牌集中度提升
2016年上半年,茅臺、五糧液(33.77,-0.240,-0.71%)、洋河股份(68.26,-0.410,-0.60%)三家酒企的營收均超過了百億元,分別為181.7億元、132.5億元和101.9億元;凈利潤分別為88.02億元、38.86億元和34.23億元,遠超其他酒企。
這三家白酒龍頭企業營收總和占全部19家白酒上市公司營收總額的60.8%;三家公司的凈利潤總和占19家白酒上市公司凈利潤總額的近80%。
此外,瀘州老窖(31.84,0.190,0.60%)的高檔酒表現也較為搶眼。2015年,瀘州老窖高檔酒營收為15.42億元,而僅在今年上半年,其高檔酒營收就猛增195%至17.04億元,超過2015年相關收入。業內分析認為,國窖1573的銷售成績已恢復至歷史最高點。
申萬宏源(6.43,-0.040,-0.62%)研報認為,茅臺在本輪白酒行業調整和復蘇中最為受益。高檔酒市場經過調整后已完成洗牌,茅臺在高端酒中的市場占有率得到鞏固并超過50%,未來優勢會不斷擴大。五糧液與洋河股份的二三名之爭同樣引人矚目,而中高端白酒銷售是這些企業利潤的主要貢獻者。
白酒專家鐵犁分析認為,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等酒企業績的進一步增長,是白酒市場更加集中的表現。
中國品牌研究院食品飲料(9083.38,-17.890,-0.20%)行業研究員朱丹蓬則認為,此輪品牌集中趨勢主要集中在高端白酒領域,但整體行業不會太明顯,“做酒的利潤空間很大,無論大、中、小酒廠都有生存空間和能力,使得整個行業的集中度很難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