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公司調整運營思路
目前,諸如上門洗車、上門保養等電商企業出現了業務關閉或被收購的情況。同時,剩下的企業紛紛將自身的運營思路進行了調整。
以金固股份為例,其在2015年報中將自身的汽車后市場業務表述為“打造覆蓋全國的汽車后市場O2O平臺”,而其在最新的2016年半年報中則表示,“公司所采取的模式并不是單純的O2O模式,而是一個‘線上商城平臺+線下門店服務+供應鏈整合’的綜合模式。”
《每日經濟新聞》在2015年曾報道,德聯集團(002666,SZ)同樣在布局汽車后市場,除發展線上的O2O平臺之外,將采用“重資產”的模式,集中精力建設線下直營2S店,3年內在12個主要城市建設110家2S店。
但德聯集團在2016年7月的投資者關系記錄中表示,公司目前僅有2家直營2S店。“公司制定計劃時考慮的是重資產配置,由于房地產價格不理智上漲、人力成本上揚等因素,我們現在實際運行里改成了較輕資產。”
記者致電德聯集團董事會秘書鄧國錦,他并不愿作更多詳細介紹,僅表示,“我們在后市場這一塊也是邊做邊摸索的階段,因為這不是一個成熟的市場,現在競爭非常激烈,也很混亂。”
此外,近期獲得C輪1.5億元融資的e保養同樣在改變自身的運營思路。其官網介紹,該公司是一家專注于上門汽車保養的O2O公司;不過,其官網上今年8月的一篇文章則顯示,汽車上門服務經過上一輪淘汰賽后,e保養已經通過純上門保養服務完成用戶口碑積累,逐步轉變為“上門保養+中心店+連鎖店”模式。
●“+互聯網”還是“互聯網+”
從宏觀層面來看,目前O2O汽車后市場仍然處于混戰階段的末尾,在商業模式多樣性、盈利路徑尚未完全厘清、用戶習慣的養成仍需時日的情況下,究竟誰能在這場紛爭中突出重圍,仍是未知數。
在多家公司調整運營思路的同時,記者注意到,易觀智庫在一份報告中指出,由于眾多上門服務平臺的倒閉給汽車后市場電商的市場格局帶來了較大的變化,行業的發展將由補貼燒錢的模式轉向以提高基礎配套服務模式為主的良性競爭中。
“我們這個行業如果想成功,我認為可能是‘+互聯網’會比較好一點。如果用‘互聯網+’,我覺得倒閉的概率要達到95%以上,因為做什么東西都不能空中樓閣,要穩扎穩打,比如像一些傳統企業,它們都做了幾十年了,在渠道、人員、采購成本、廣告投入等方面都已經很成熟。”在廣東省汽車用品商會會長潘勁松看來,傳統企業結合互聯網進軍汽車后市場O2O的成功概率會更高。
易觀智庫同樣分析認為,供應鏈問題是汽車后市場電商規劃布局中的重要環節。以往的后市場供應鏈相對比較落后,如何利用互聯網技術,合理規劃汽車配件供應鏈,最大限度滿足汽配服務商的需要,是這些汽配電商平臺的核心問題。
潘勁松還表示,“在這個基礎上不斷地優化,再加上互聯網的一些渠道,使得原有的企業會做得更加有活力。這就是‘+互聯網’,積極地利用互聯網,而不能因為互聯網,就把自己傳統的優勢一刀切掉,做好自己擅長的,根據自己企業的特點不斷地優化創新,這樣可能會走得比較穩健一點。”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相當數量的汽車后市場O2O項目在渠道上仍需依靠天貓、京東等第三方平臺,自身平臺銷量尷尬。李偉也表示,在其公司酷斯特的銷量中,“目前銷售渠道以天貓和京東為主,占到七成,也在積極開通亞馬遜等海外商城,微商也是未來我們會主要發力去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