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客難薅羊毛:車費暗漲折扣下降
網約車之所以受到消費者青睞,便宜實惠是其中一個極其重要原因。對于很多乘客來說,2014年出現的網約車紅包大戰至今還歷歷在目,很多乘客出門乘坐網約車的習慣也是從那時前開始培養的。
而時至今日,有乘客感慨,網約車的羊毛是越來越難“薅”了。
不少乘客發現,網約車的價格漲上去了,代金券送得少了、優惠力度小了、高峰期或天氣惡劣的情況下加倍溢價情況時常發生。
記者從家中乘坐滴滴快車前往單位,同樣的時段、類似的路況情況下從25元變成32元,漲價幅度不小。
據了解,目前北京滴滴快車的起步費為1.8元/公里,時長費0.5元/分鐘,最低消費為8元。在今年六月份之前,滴滴快車在北京的計價標準為1.5元/公里,時長費用為0.3元/分鐘。從每公里價格上漲幅度計算,上漲幅度為20%。
價格在“暗中”上漲了,折扣和優惠也直線下降。
根據一名用戶的記錄,優步在北京高峰期的折扣從8個月前的8元降至目前的1.4元左右。這意味著今年5月只需要花費8元即可完成的訂單,現在大約需要13元。神州網約車的用戶則表示,他們目前只能享受“充100送20”的優惠,而今年早些時候則是“充100送100”。
“未來巡游出租車、網約車兩種業態肯定是差異化經營,網約車價格不會再那么優惠。”業內人士表示,對于普通乘客,未來出行首選地鐵、公交這類公共交通工具,也許是最經濟實惠的方式。
另外,專家也建議,如果乘客們還是想要選擇網約車出行,記住這兩個小貼士可能可以享受到較低的價格:面對上下班或者節假日等提前預知的出行時,提前約車可能可以避免臨時溢價翻倍的情況;如果時間比較充裕,乘客還可以選擇拼車。
新聞鏈接:
17日,商務部召開新聞發布會。在談及備受關注的滴滴與Uber全球合作是否涉及集中者申報標準的問題時,商務部發言人沈丹陽有如下表示。
依據《國務院關于經營者集中申報標準的規定》,我國經營者集中申報采取營業額標準。商務部公布實施的《經營者集中申報辦法》規定了經營者營業額的計算方法。經營者應嚴格按照有關規定計算營業額后依法申報。如果達到申報標準,經營者未依法事先向商務部申報而實施集中,需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根據《國務院關于經營者集中申報標準規定》第四條,經營集中未達到第三條規定的申報標準,但按照規定程序收集的事實和證據表明該經營者集中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競爭效果的,商務部應當依法進行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