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資疑云:私募是否違法?
有媒體報道,華贏集團有限公司、北京華贏凱來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華贏凱來)、巴鐵科技和中國建設企業聯合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建聯)都與白志明有關,且關系復雜,懷疑其涉嫌不當使用資金。另據媒體報道,“巴鐵”項目能否落地尚未明朗,就已發售理財項目募資,懷疑其涉嫌非法集資。
巴鐵科技法律總監畢丹龍說,公司資金來源主要是股東出資、私募基金籌款。白志明表示,他是華贏集團和華贏凱來的董事長,后者是前者的子公司,華贏集團購買了宋有洲的巴鐵技術專利,成立了巴鐵科技;白志明是巴鐵科技的股東、監事,未任董事長職位。中建聯是華贏凱來的獨立擔保方。
白志明表示,“巴鐵”項目總募集資金1.047億元。其中,白志明作為股東出資4000萬元,委托北京天爾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發行了兩期私募基金,針對有投資能力和抗風險能力的人群發售,100萬起投,年化收益12%。一期募集2280萬,二期募集4190萬。資金用途是巴鐵科技發展有限公司100余人的開支和前期車輛制造、道路建設等費用。
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網站記者查詢發現,北京天爾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管理的基金更新信息均為今年1月,狀態均為“正在運作”。
記者在北京市企業信用信息網看到,“北京華贏凱來”的企業信息下方有3條警示信息。包括兩條行政處罰信息,其中一條提到該公司因“未依法登記為有限責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而冒用有限責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名義”等,處罰內容為罰款1萬元。此外,該公司還有一條“經營異常名錄”信息,列入原因為“通過登記的住所或者經營場所無法取得聯系”。“北京華贏凱來投資擔保有限公司”也有2條行政處罰信息,其中一條為“擅自散發宣傳品”。
記者在民政部網站看到,民政部公布的第四批“離岸社團”“山寨社團”名單中,“中國建設企業聯合會”位列其中,此前白志明曾作為該協會會長。
記者致電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局長信箱”,接電話的工作人員表示未公示過打擊非法集資的黑名單,也不能對華贏凱來是否涉嫌非法集資進行判斷。
北京通商律師事務所合伙人李洪積表示,“巴鐵”項目募資的不合理之處在于,項目仍處于試驗期、距離應用相距甚遠,在這樣的情況下募資并承諾12%的年化收益率,存在誤導和欺騙嫌疑。但是否真正存在欺騙行為,還需要分析私募基金的用處,對此,公司外部人士自然不得而知。
北京遼海律師事務所合伙人谷遼海表示,圍繞“巴鐵”的企業中,多家公司與同一人相關,雖然沒有明確違法,但會造成關聯交易的風險,需要引起投資者與監管層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