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將功成萬骨枯。華潤拿錢撤退,深鐵堂皇入駐,姚振華打碎牙吞肚里,王石詭異地笑到最后。
A
王石的轉機起于2016年12月3日,證監會主席劉士余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第二屆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上發表演講,怒斥土豪、妖精、害人精。雖然沒有點名,但大家都知道,這是沖著王石的對頭姚老板來的。緊接著,12月5日,保監會對姚老板的前海人壽萬能險業務采取監管措施,并宣布派檢查組進駐前海人壽、恒大人壽。
促成王石獲勝的是南玻管理團隊,是董明珠。董說:“如果誰成為中國制造的破壞者,他們會成為罪人。”此言震撼力甚大,直達高層。在這個拼大義的時代,誰說情懷不重要?誰說道德制高點不是正能量?王石就最講情懷,最重視道德制高點。
實際上,2015年夏姚振華初見王石時對他尊重有加,絕無意挑戰王石的意味。資本的真金白銀進入,難道就是為了搞垮優秀的經理人團隊玩?這不符合邏輯。但王石心氣甚高,對姚老板出言羞辱,認為寶能系信用不夠,配不上萬科的品牌。及至2016年2月王石在新疆天山論壇公開表明不歡迎民企入主,舉座皆驚,引來各種抨擊,讓那些曾經表示愿意援手王石的民企老板碰了一鼻子灰。也許,王石從來就不認為萬科是民企,萬科的大股東一直就是國企,萬科的靠山是政府——因而不屑民企的援手。
當政府出面之后半個月,2016年12月18日,萬科A發布公告稱,終止與深圳地鐵集團重大資產重組。當時,這似乎已注定王石的失敗。而今日來看,那時王石卻已勝算在握,他不屑深圳地鐵階段性勝利成果,他要推倒重來,他要完勝。
這就可以解釋為什么在這之后,12月26日毛澤東誕辰之際,王石帶領企業家聯盟奔赴延安,“緬懷紅色歷史,展望藍色天空,開啟綠色未來”,參觀延安革命遺址拜訪老紅軍,考察延川縣大梁家河區域聯合國全球爐灶項目,展示新的情懷。
B
17年前,在王石要掙脫老東家深特發時,華潤也扮演了今日深圳地鐵的角色。
在寧高寧、宋林執掌華潤期間,萬科與華潤關系融洽,寧高寧、宋林兩人都曾以華潤總公司董事長的名義屈尊擔任萬科副董事長,王石更贊譽華潤是大股東的典范。2014年4月,傅育寧執掌華潤,傅卻未如寧高寧、宋林一樣擔任萬科副董事長。
2015年7月,姚老板舉牌萬科。其間,萬科多次上門請求華潤給予支援,但華潤僅兩次增持萬科不到5億元,此后再無動作。到2016年3月,萬科引入深圳地鐵的重組方案出臺,華潤則公開反對萬科重組。
或許,此時華潤對萬科已經相當不滿了。萬科總裁郁亮曾撰文稱,2007年向華潤董事長宋林匯報萬科發展戰略時,宋林曾當面問:“郁亮,你告訴我,股東在哪里?在萬科整個發展戰略里面,股東在哪里?”郁亮也承認:“長期以來,我們從來沒把股東放在眼里,同大股東幾乎沒有任何聯系,除了讓他們承擔責任,讓他們簽字。”
當2016年6月18日華潤一聲吼堅拒深圳地鐵時,萬科估值456億元,相當于每股作價15.88元。6個月后深圳地鐵進入萬科的門票是22元,上漲了6.12元。這是華潤對萬科自后的貢獻。而12月18日萬科A公告深圳地鐵重大資產重組失敗時,華潤也許以為自己大功告成了。誰曾想,一個月后一切又回到起點,原本已出局的深圳地鐵逆轉接盤華潤,圓了當初王石的籌劃。
華潤拿走了371億元,談不上國有資產流失,但若只為這一點,華潤就不必費那么大周折,華潤志不在此。華潤為何突然覺悟了為他人做嫁衣?背后神秘的力量是什么?這原因不言自明。在中國,政商關系不是秘密,但如此全不顧商業規則,毫不遮掩地操作,還是不多的。
大局已定,但王石遠非一勞永逸。昨天失意的是國企深特發,今日沮喪的是國企華潤,明天當王石與國企深圳地鐵發生矛盾了,誰能指定王石仍然會大逆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