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收益率持續下降 冬天已經不遠?
下降速度更快的是四大行的資產收益率。
在相當長的時間里,包括四大行在內的中國銀行業,凈資產收益率都遠高于社會平均水平,普遍維持在20%以上。但最近幾年這一收益率明顯下滑,四大行下降速度更是逐年加速。以建行為例,今年前三季度的年化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為17.16%,同比降低了2.29個百分點。中行更是降低到13.66%,成為首家跌破15%的四大行。
四大行的不良貸款余額仍然在快速增加。截至今年9月底,四大行的不良貸款余額達到7644億元,比去年底增加了752億元,增幅接近10%,這是四大行完成集體上市后,不良貸款余額首度突破7000億大關。其中,農行的不良率高達2.39%,繼續領跑上市銀行。
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低于監管紅線的狀況仍然沒有實質性的改觀。其中工商銀行三季末的撥備覆蓋率為136.14%再創新低,已經連續三個季度低于150%的監管紅線。中國銀行終于回升到150%以上,但建行卻跌到148.78%加入“破線”的行列。
最近兩年,上市銀行裁員、降薪的事件屢屢發生,一次次進入公眾視野,整體利潤增速逐年放緩。但借助高速的規模擴張,仍然普遍維持正增長。
但今年前三季度四大行凈利息收入的暴跌,表明依靠規模擴維持收入增長的老招數已經失靈,利潤負增長也許就在眼前。
畢馬威此前曾前發布一份報告稱:到2030年,傳統銀行及其服務可能會消失,銀行業的大變局即將來臨,全球范圍內的銀行業降薪、離職和裁員可能會更加兇猛。
截至今年6月底,四大行員工總數超過160萬。拐點已至,接下來的日子會不會更難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