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期貨:上證綜指3000點再度得而復失,市場成交額突破9000億元
(資料圖)
【今日行情】四大期指漲跌互現。IH2211收盤價為2398.8,收漲0.17%;IF2211收盤價為3656.4,收漲0.67%;IC2211收盤價為5975.8,收漲1.80%;IM2211收盤價為6500.6,收漲2.49%。今日市場早盤表現非常強勢,午后走弱,上證綜指3000點得而復失,收于2999.50點。市場成交額增至9148.14億元,這是自9月15日以來首次突破9000億元。
【資金情況】北上資金今日凈買入34.33億元,連續第2個交易日凈買入。盡管近期市場出現下跌,但融資余額并未出現大幅離場,融資余額小幅企穩。
【基本面】近期歐美經濟數據表現欠佳使得市場對于美聯儲放緩加息步伐的預期升溫,歐美股市反彈一定程度上帶動了市場的風險偏好。國內來看,重要會議后政策預期的不確定性落地,最新公布的9月經濟數據好轉對于盈利端存有支撐,但鑒于經濟端當前處于弱復蘇,對于市場信心修復有限。其實,當前股指已經到了一個性價比較高的位置,下方空間較為有限,而能否出現趨勢性反轉更多是取決于盈利端能否帶動估值回升,這是大趨勢上的判斷。而短期來看,量能出現明顯放大,重回9000億元,杠桿資金企穩,整體市場情緒轉向樂觀,短期或將偏強一些。從市場風格來看,還是IM和IC表現要稍強于以大金融和消費為主的IH和IF。
觀點及建議:單邊存有偏強預期,市場風格尚未看到切換跡象,延續前期觀點,IM仍將強于IH。
貴金屬:美指和美債收益率同步回調,使得短期金銀壓制有所減弱
【今日行情】金銀均收漲。AU2212收盤價為393.62,收漲0.02%;AG2212收盤價為4617,收漲1.41%。歐美經濟數據表現欠佳使得市場對于美聯儲放緩加息步伐預期升溫,加上英國新首相上臺,美元指數走弱至110附近,十年期美債收益率回調至4.1%附近,短期對金銀壓制略有減弱,倫敦金反彈至1660上方。滬金由于人民幣匯率略有升值,窄幅波動未有明顯上漲。但兩大指標仍處于階段性高位,對金銀壓制仍存。
【投資需求】在ETF持倉方面,10月25日全球最大黃金ETF—SPDR持倉保持不變為928.39噸,全球最大白銀ETF—SLV持倉減少31.51噸至15137.13噸。短期黃金ETF持倉未改中期減倉趨勢,白銀ETF持倉略強于黃金,以階段性反彈為主,使得其對白銀的情緒上利空有所減弱。
【基本面】美國10月Markit制造業PMI初值49.9,不及市場預期的51,為2020年6月份以來首次跌破枯榮線,刷新28個月新低,強化經濟衰退預期,短期對金銀的支撐增強。當下已進入美聯儲議息會議前的緘默期,按照慣例,美聯儲官員無法就貨幣政策與公眾進行溝通,這也就意味著在下周11月議息會議之前,市場無法準確就放緩加息步伐的傳言進行驗證。另一方面,從已公布的數據和美聯儲各位官員的表態來看,還未到真正要鴿的節點。故預計利好有限,難改金銀震蕩格局。
觀點及建議:短期而言,在上周五消息以及PMI數據的影響下,金銀重獲支撐但向上空間預計有限。中期而言,尚未看到聯儲加息節奏的拐點,在拐點出現之前維持震蕩觀點不變。
焦炭:成本端降價迅速,焦企出貨順暢小幅提產
價格:今日01合約收于2556.5,遇壓力延續陰跌,港口準一倉單成本3006元/噸。
產地:隨著部分地區疫情解封以及會后環保限產趨于寬松,部分焦企不同程度提產,焦炭供應小幅回升,然而焦炭利潤仍有虧損,影響焦企供應端回升有限,目前焦企出貨順暢,廠內焦炭庫存多在中低位水平,
需求:下游鋼廠考慮到虧損,已開始逐步降生產負荷,鋼廠對于焦炭補庫意愿轉弱,短期看焦炭供需矛盾逐步積累,考慮原料成本下移支撐走弱,加之淡季臨近,市場看降意愿走強,后期仍需關注下游開工以及原料價格走勢。
觀點:目前盤面體現出了焦炭1-2輪的降價預期,且觀察到煉焦煤降價迅速,給出焦炭降價接受度;目前看焦炭降價一輪可給出鋼廠利潤平衡機會,再結合鋼廠減產計劃,盤面焦炭下方空間有限,關注企穩情況。
螺紋鋼:期鋼寬幅震蕩,走勢相對糾結
價格:在連續兩日下跌后,螺紋鋼2301合約今日在開盤下行后迅速拉漲,出現修復反彈。但之后再次下行,整體呈現寬幅震蕩格局,收盤價3580元/噸,小幅收跌0.08%。上海中天現貨價為3860元/噸。
供應端:目前鋼廠利潤大多在盈虧線或者已至虧損,將對產量供應有一定限制。10月26日,西北聯合鋼鐵有限公司因壓減產能、環保要求及利潤下滑,六家鋼廠決定實施減產安排。其中三家鋼企已于26日新增5座高爐檢修,預計影響鐵水2.5萬/日;另外三家鋼企預計在11月初進行高爐檢修,預計影響鐵水1.45萬噸/日。
需求端:短期來看,銀十旺季已近尾聲,終端需求依舊沒有起色。實際成交整體在14至18萬噸左右波動。昨日全國建材日成交量為14.4萬噸,環比減15.5%。由于螺紋鋼現貨價格接連下調,低位資源成交相對正常,下游采購較為穩定。鋼谷網數據顯示,本周建材社庫和廠庫繼續去庫,其中社庫已經降至六百萬噸以下。低庫存與延續的去庫力度將給予螺紋鋼一定支撐。
觀點與建議:螺紋鋼實際成交不振,市場預期不佳,但低庫存與低利潤給予價格一定支撐,短期寬幅震蕩,較為糾結。
原油:API庫存小幅累庫,原油震蕩運行
期貨市場,布油在90美元附近震蕩整理,國內SC2212合約小幅收漲,收盤價666.7。
宏觀方面:美聯儲大幅加息75個基點。世界各地中央銀行也紛紛效仿,經濟衰退風險加大;市場擔心利率上升將導致主要經濟體陷入衰退,減少對原油的需求;英國首相突然離職,歐洲政局動蕩,影響原油需求。
供應:10月5號OPEC+會議決定減產200萬桶/日,空前團結的OPEC內部反映出減產立場的堅定。美國政府對OPEC+表現出不滿,或延長SPR拋售時間并采取反制措施。美國與產油國之間的矛盾增加。供應端依舊偏緊。
需求:中國對于新冠疫情政策不斷收緊,國內疫情有所攀升,高風險區增多,打擊原油需求。IMF在其最新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繼續下調全球經濟增速預期,預計明年全球經濟增速將放緩至2.7%,比7月份的預測低0.2個百分點。
庫存:截至10月21日,API原油庫存上升452萬桶,汽油庫存下降227萬桶,餾分油庫存上升63.5萬桶。
觀點及建議:最新歐佩克報告下調原油需求預期,最新一期公布的EIA庫存數據,原油庫存低于五年平均水平,短期供給端依舊偏緊,需求端疲軟,利多利空交織,今日公布API數據小幅累庫,原油短期震蕩運行。中長期來看,在需求的影響下預計原油偏弱運行。
甲醇:需求端疲軟,甲醇短期偏弱運行
期貨市場,甲醇2301合約小幅收跌,收盤價2564。江蘇現貨報價2870-2890,現貨在低庫存支撐下,強勢于期貨價格。
供給端:國內甲醇開工73.2%,環比上周下降0.6%,同比往年同期上升7.3%。隨著秋檢的結束及金九銀十的需求端刺激,甲醇裝置大多恢復正常開工,后續檢修的可能性極小,近八周以來甲醇產量不斷增長。
需求端:國內甲醇制烯烴裝置產能利用率較上周微幅提升。周內雖浙江某裝置停車、大唐裝置小幅降負,但江蘇盛虹裝置重啟與恒有能源提負,其他裝置均維持前期水平生產。甲醛開工率較上周下降0.1%。二甲醚開工率較上周下降2.1%。MTBE開工率較上周下降4.8%。醋酸開工率較上周下降0.4%。甲縮醛開工率較上周下降1.3%。DMF開工率較上周下降4.8%,傳統需求加權開工率下降。
庫存:上周甲醇港口庫存寬幅去庫,周期內因臺風以及大風天氣影響,部分船只航行以及卸貨速度緩慢,但主流區域提貨良好,庫存降幅較大。
成本端:冬季采暖季來臨,煤價漲勢延續,但受整體調控,漲幅或有限,給予甲醇一定的成本支撐。
觀點及建議:供需來看,甲醇目前壓力不大,庫存處于低位水平,成本端來看,煤炭對甲醇價格依舊有支撐,但受制于需求萎靡,供給端有一定的增量,價格上方空間有限,短期在利空影響下,甲醇偏弱運行為主,但下方空間有限,有庫存和成本支撐。
棕櫚油:棕油維持震蕩偏強走勢
棕櫚油2301合約日內跌0.90%,收盤8166元/噸;廣州市場棕櫚油8390元/噸。
供應:產地降雨情況并沒有好轉,市場上依然存在對棕櫚油的供應擔憂;馬幣匯率走弱使得棕油價格更便宜,性價比升高;棕櫚油即將進入季節性減產期,庫存壓力或隨著產量增加放緩而繼續減弱,從而提振棕油價格;國內到港量逐漸增加,國內棕油庫存水平依然較高,壓制棕油反彈空間。
需求:油脂消費缺乏進一步提振,同時棕油冬季易凝結,屬于棕櫚油的消費淡季;再加上疫情限制終端需求,下游消費同比稍弱,對市場提振不足。
其它影響:OPEC+減產,作為替代的生物柴油需求增加;俄烏緊張局勢不斷升級,或限制烏克蘭葵花籽油運輸,植物油作為替代品來說有需求支撐。
總結:產地庫存壓力基本已經消散,目前產地處于供需平衡狀態,且洪水引發市場對后續棕油的減產擔憂。但國內消費淡季和庫存壓力又限制棕油上方空間。
觀點及建議:棕油基本面暫時利空逐漸消散,短期延續反彈格局;但國內供應壓力仍較明顯,建議注意上方空間。
豆粕:美豆運輸擔憂提振美豆,豆粕隨美豆反彈
豆粕2301合約日內漲1.64%,收盤價4102元/噸,現貨張家港43%蛋白豆粕5410元/噸。
供應端:美國密西西比河水位引起運輸擔憂,美豆小幅反彈;巴西大豆播種進度正常,天氣擾動不大,全球大豆供應格局逐漸寬松,豆粕的成本后續或震蕩下降;近期南美地區降雨情況較好,但雨水過多的話或影響播種進度,關注產區天氣;國內大豆供應10月到港依然有限,因此雖然油廠壓榨難以明顯提升,但原料庫存整體還呈下滑趨勢,豆粕供應整體維持偏緊。
需求端:冬季豬肉需求尚可,養殖利潤較好,后市養殖端大概率育肥,對飼料需求也保持較樂觀態勢,豆粕需求偏樂觀。
其它因素:全球干旱明顯,農作物產量或受到影響,全球作物減產下或推高農產品價格。美豆進入收割期,南美目前天氣擾動不足,美豆缺乏利好承壓走弱,加上當前豆粕價格維持高位,或將導致下游需求走弱,豆粕的價格或逐漸隨成本下移。
觀點及建議:國內供應緊張緩解前豆粕預計延續震蕩偏強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