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CIIP2023中國保險科技創新合作大會在京舉辦。大會匯集保險科技領域行業專家、學者、國內外頭部險企及保險科技公司負責人等各界人士,立足保險行業高質量發展和創新驅動理念,尋找行業數字化轉型新動能、新視角,為保險科技全產業鏈提供全新視野與機遇。大會現場,中電金信重磅發布《保險業監管研究及數字化轉型方向探索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
白皮書以保險數字化轉型為主旨,政策監管方向為指引,按照“監管風向標解讀、行業動態觀察、監管驅動下的數字化轉型方向探索、轉型價值衡量及實踐之路”四個部分內容來闡述,就保險業數字化轉型中的挑戰給出建設性思路,倡導保險行業高效提升數字化能力,結合自身情況有序平穩推動數字化轉型。
中電金信研究院企業架構和數字化咨詢部副總經理張峰帶來主旨演講
守“政”創新探發展
根據《數字中國整體建設布局規劃》、《保險業標準化“十四五”規劃》、《關于銀行業保險業數字化轉型的指導意見》等監管政策的部署和要求,保險業數字化轉型逐漸步入深水區,亟需探尋符合自身發展的數字化轉型范式。白皮書通過對近年來監管政策性文件的理解,融匯近百家保險企業在數字化轉型方面的經驗以及中電金信28年在金融科技領域解決方案的沉淀,總結得出未來保險數字化轉型七大關鍵詞,分別是回歸本源合規經營、扶持產業、控制風險、創新發展、生態共贏和社會責任。這七大關鍵詞為保險行業發展提供了方向性參考。
行業動態觀察有利于保險公司借助他山之石完善自身能力。白皮書在行業動態觀察上主要圍繞三大要點展開:一是通過與保險相關的其他行業生態圈政策動向觀察,對保險數字化轉型方向及方式方法有所啟發;二是從新保險合同準則IFRS17層面切入,重點關注落地實施層面端到端的技術選型與系統設計;三是對信息技術應用創新話題做出討論,以多個保險業數字化轉型標桿案例做重點解析,介紹先進技術何以引領行業創新。
“七大機遇”話轉型
通過對監管之下的行業動態進行觀察分析,得出結論“練好數字內功”是保險公司重要工作方向之一。保險公司要通過數字化轉型升級賦能“基礎設施、風控、服務、營銷、運營”以推動企業降低成本,獲得效率提升。參照《數字中國整體建設布局規劃》,保險行業數字化轉型呈現五大趨勢,即業務線上率不斷提升,互聯網+;生態合作不斷深入,生態+;數據價值不斷明朗,數據+;社會責任感不斷加強,政策+;保險數字化底線思維,合規+。
面對瞬息萬變的保險行業數字化轉型趨勢,需要及時關注及時更新及時思考,迎風而上。基于此,白皮書結合具體案例總結歸納了監管驅動和數字化轉型下“業務經營管理”和“基礎能力建設”兩大模塊中的七大主題機遇。業務經營管理包含“產業數字金融、數字化客戶營銷及服務、數字化開放生態建設、數字化風控與合規”四個部分。基礎能力建設包含“企業架構能力建設、數據能力建設、數字底座與應用重構”三個部分,白皮書全面展示了七大主題機遇背后的方法論及解決方案的分解。
“量體裁衣”論價值
當前,保險行業都在積極推進數字化轉型。在此趨勢下,各大保險公司更應該重視衡量不同轉型模式帶來的業務價值,以價值為導向“量體裁衣”,選擇一條最適合自身企業情況的數字化轉型路徑。
在白皮書中,第四個部分重點介紹了使用參考模型計算數字化投產比的方式方法,原理是將投入和產出分類細化思考,拆分到可衡量的維度上做出評分,讓企業對選擇的數字化轉型路徑帶來的效益做出一定判斷。白皮書還提到了數字化轉型的改良版路徑,從傳統的現狀-規劃-路線圖三步走,變成更直觀更可操作性的四步,將確定量化目標的一步作為重點嵌入其中,便于高效使用。
中電金信在保險領域擁有2000余人的咨詢和實施隊伍,與60余家保險公司平均保持8年以上長期合作關系,在保險數據和移動化解決方案領域具有突出的市場優勢。近期,中電金信助力頭部險企搭建的“集團級”數據中臺項目順利投產,并為該大型保險公司提供了自下而上多位一體的自主創新國產化數據平臺解決方案,幫助其建立了統一數據平臺,推動集團與子公司數據互通共享,提升數據效能。此外,中電金信今年十月份中標新華保險“數據中臺一期建設”項目,標志著中電金信壽險數據業務發展再上新臺階,成為保險行業客戶數據中臺建設的中堅力量和信賴選擇。
此次白皮書的發布,再次證明了中電金信在保險業數字化轉型領域具備深厚的行業積累。道阻且長,行則將至,面向未來中電金信將繼續全力推進保險業實現更加快速、穩健的數字化轉型,為保險公司提供更多高質量解決方案。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