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10月19日訊(記者 段思琦)10月19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就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舉行發布會。國家衛生健康委體改司副司長薛海寧表示,公立醫院是我國醫療服務體系的主體,推動公立醫院改革和高質量發展,最終的目標還是要解決群眾反映的看病就醫的急難愁盼問題。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把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任務,統籌謀劃、高位推動。國家衛生健康委會同有關部門貫徹落實黨中央的決策部署,突出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加強改革的系統集成,狠抓政策的落地見效,全力推動公立醫院改革和高質量發展。
目前來看,各項改革的舉措正在積極推進,人民群眾看病就醫的急難愁盼問題也正在持續改善。
一、大力推進國家醫學中心、國家和省級區域醫療中心的建設。通過專家支援、技術平移、同質化管理等舉措,填補地方在腫瘤、兒科等重點疾病和重點專科方面的短板和弱項,通過這些措施,群眾跨省跨區域就醫的難題正在逐步緩解。
二、要提高基層的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有序地推動城市醫療集團和縣域醫共體建設,加快實施“千縣工程”,健強農村和社區醫療衛生機構,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夠獲得適宜的優質醫療衛生服務。
三、通過遠程醫療,包括建設互聯網醫院、提供線上診療服務等方式,用信息化的手段,把優質的醫療服務送到群眾的身邊。同時,國家衛健委推進醫學科技創新,促進成果轉化,使科技的成果不斷地轉化為群眾看病就醫的獲得感。
四、以降藥價為突破口,深化“三醫”協同發展和治理。近年來,國家組織和開展了藥品集中代量采購、醫保藥品的談判議價等,大幅降低藥品、耗材價格,也減輕了群眾的醫療費用負擔。同步推動了醫療服務價格的動態調整、醫保支付方式改革、醫務人員薪酬制度改革等,推動公立醫院建立公益性為導向的運行新機制。
五、加強多層次的醫療保障體系建設,逐步提高醫保的保障水平。2020年到2022年職工醫保和城鄉居民醫保住院費用的政策范圍內的報銷比例分別提高5%左右。
六、加強醫院的精細化管理,推動臨床業務管理和經濟管理的深度融合,實施臨床路徑管理,促進藥品耗材的合理使用,開展同級檢查檢驗結果互認等。通過以上舉措進一步節約患者醫療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