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茂臺鎮位于遼寧省法庫縣西北52公里處,是法庫、彰武、新民、三縣(市)交界處,國道101京沈線、省級路“沈張線”從鎮內交叉通過,距長深高速包家屯出入口25公里,距遼中環線公主屯高速出口24公里。轄區12個行政村,22個自然屯,總戶數6464戶,2.34萬人,區域面積175平方公里,土地確權測量面積17萬畝,屬于半丘陵地區,山地、平地、洼地各占三分之一,糧食作物以玉米為主,經濟作物以花生為主。養殖業種類齊全,毛驢產業是主打品牌。
“驢”之鄉 “牛”起來
葉茂臺鎮2018年被省農委評為“遼寧特產遼西驢之鄉”。
2019年毛驢產業小鎮產業規劃通過沈陽市建偉住建委審批。其中當石山村為錫伯族少數民族村,葉茂臺村是省級歷史文化名村和國家級傳統村落。
講述葉茂臺的今天,葉茂臺的牲畜交易市場不能落下,作為東三省乃至全國最大的牲畜交易市場,它不僅沿襲了北方千年“茶馬古道”的舊習俗,還開辟了現代區域經濟發展新領域。
葉茂臺的牲畜交易市場全稱為“法庫縣葉茂臺鎮大宏盛牲畜交易中心”成立于2014年4月28日,注冊資本貳佰萬元,企業法人:劉永強;現有員工50人。
相關資料顯示,法庫葉茂臺牲畜交易市場,是全國最大的驢、馬、騾交易市場,也是東北地區知名的黃牛及羊交易市場。該市場形成于遼代中期,稱為“葉茂臺馬市”,遼代以后,葉茂臺馬市一直是東北、華北、內蒙古地區重要的牲畜交易市場,延續至今,距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據法庫縣縣志記載,1929年這里是當時最大的牲畜交易集散地。經過幾代經營者的精心打拼,現已成為全國日交易量最大,輻射面積最廣的驢、馬、騾及黃牛、羊交易市場。吸引了來自山東、河北、河南、內蒙古、黑龍江、吉林、天津、云南、新疆、廣東等十多個省、市、自治區的廣大客商踴躍前來交易。
從2014年開始,一年一度的中國東北-驢交易博覽會不僅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現如今市場經過幾次擴建,也成為了牲畜交易、信息交流及餐飲服務為一體的大型現代化服務型市場。
市場位于遼寧省沈陽市西北90公里,法庫縣西南45公里。為彰武、新民、康平三縣交界處,距鐵嶺、阜新、沈陽、彰武高速公路不足15公里,101國道從門前通過,連通葉西線、葉元線、葉苗線三條縣級公路,交通便捷,四通八達。占地面積100畝,背靠圣跡山,東有獾子洞國家濕地公園,山水相依,風光秀麗,環境優美。
“藏”潛力 “巨” 發展
如今葉茂臺牲畜交易市場;每月陽歷雙號周一或周二為驢、馬、騾交易日(亮天開集);每月陽歷單號1、3、5、7、9為牛交易日(上午九點開集);每月陽歷雙號2、4、6、8、0為羊交易日(上午九點開集)。交易的客商來自內蒙古、吉林、河南、河北、黑龍江、山東、山西、云南、四川等十多個省市自治區。
據該“中心”總經理劉永強介紹:2022年市場驢馬騾上市量64000頭,成交44000頭;牛上市量237000頭,成交145000頭;年交易額在10億元以上;2023年疫情結束,隨著各地區全面開放的大好形勢,市場驢馬騾平穩發展,牛集遞增量高達80%,預計年底牛上市量將達到450000頭,成交量將達到270000頭,年交易額將突破25億元人民幣。
市場經過幾次擴建,成為了集牲畜交易、信息交流及餐飲服務為一體的現代化服務型市場,從2018年交易流程啟用電子化結算,為廣大客商提供了一個優質便利的交易平臺。市場秉承“服務客戶,客戶至上”的服務理念,以打造國內一流的公平、公正、誠信為全國畜牧業從業者提供的服務平臺,市場計劃在五年內打造成為東北最有影響力的牲畜交易市場。
企業2014-2015年被評為:中國優秀示范市場;品牌建設優秀企業;2017-2022年被譽為:中國工業攝影協會-攝影創作基地;水滴信用-立信企業網等榮譽。
市場的發展也帶動地方餐飲、住宿、物流等相關行業經濟發展,拉動周邊閑余農民創業,安排當地剩余勞動力就業。目前,市場是全國最大的驢馬騾交易市場。2015-2020年成功舉辦了六屆驢交易博覽會,通過此活動全面展示了法庫縣驢產業的獨特資源優勢和廣闊的發展前景,從多角度、全方位進一步了解了沈陽法庫的悠久歷史、風土人情和深厚的文化底蘊,進一步提升了法庫、沈陽乃至遼寧在國內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奠定了沈陽法庫在全國驢產業的領先地位。
(鄧軼夫)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