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口老齡化趨勢加快、慢性病防治形勢日益嚴峻、醫療費用快速增加醫保基金承壓等多方因素催化下,人們對醫療服務體系升級的呼喚日益迫切。作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通用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無疑為構建整合型醫療服務體系、推動健康產業升級提供了有力抓手。
8月13日, 2023中國企業未來之星年會在廣州舉行,匯聚各行業頭部企業家、頂級投資人、知名學者,共同分享數智浪潮下產業發展的底層邏輯。華潤啤酒董事會主席侯孝海,搜狗創始人、百川智能CEO王小川,微醫創始人廖杰遠,達晨財智執行合伙人、總裁肖冰,著名經濟學家、澤平宏觀創始人任澤平等產業嘉賓受邀作了主旨演講。
作為醫療健康行業的代表,微醫創始人廖杰遠以“中國基層醫療體系數智化升級實踐”為題,分享了微醫通過機制創新和技術創新構建數字健共體,助力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升級的創新實踐。
機制創新,“按效付費”推動基層醫療服務體系實現“以健康為中心”
“中國的醫療體系面臨著三座大山:不均衡、不透明、健康責任制缺失。” 廖杰遠在主旨演講中表示,盡管整體上已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面對新時代下不斷變化的醫療健康需求,我國的醫療體系仍有巨大的發展空間以及升級潛力。“今天我們看到醫藥行業正在面臨巨大的風暴,也正是在解決問題。”
在這一背景下,微醫以數字化、智能化技術為底板,通過機制創新打造以人民健康為中心、以醫保支付為杠桿、以健康責任制為驅動的數字健共體,推動醫療服務從“按量(治療)付費”向“按效(健康)付費”升級,使得基層醫療服務體系“以健康為中心”實現增質、提效。
以微醫在天津打造的天津市基層數字健共體為例。由天津微醫互聯網醫院牽頭、協同全市266家基層醫療機構共同組建數字健共體,通過落地云管理、云服務、云藥房、云檢查“四朵云”平臺,在當地實現了基層醫療服務體系管理統一、責任共擔、利益共享、服務同質,創建了貫穿居民生命全周期、健康全過程的健康管護組織,切實提升居民健康指標并提高醫保基金運行效率。
同時,作為最前沿的探索實踐,數字健共體還通過“構建整合型醫療服務體系”“升級基礎醫療服務”“單病種管理”“多病種管理”以及“探索醫保商保結合的多元化服務”五個階段,在區域內搭建起全新的健康管護體系,實現了醫保支付方以確定成本為健康結果買單,切實推動醫療服務從“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的轉變。
技術創新,數智賦能“醫、藥、檢、健、管”
作為數字化的健康管護組織,數字健共體通過AI賦能構建了“醫、藥、檢、健、管”五項數智化能力中樞,在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做強分級診療、服務百姓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以及重塑醫療服務流程、服務模式和管理模式等方面均取得了突出成效。
在數智醫療方面,數字健共體通過專病AI診療系統,逐病種提升基層標準化服務能力;在數智醫藥方面,數字健共體基于AI的藥事服務,實現了統一藥品保障、統一處方審核、統一藥品采購、統一用藥指導,綜合提升基層藥品保供及合理用藥能力;數智檢查則通過不斷豐富基層醫療機構檢驗檢查項目,提供軟硬件一體的AI輔診技術,提升基層檢查檢驗能力;數智健管通過“AI+健管師”提升基層健康管理能力,使得健管師單人管理效率提升150%。
在綜合賦能醫療服務供給側的基礎上,數字健共體還通過數智化系統為監管側賦能,實時監控健共體運營情況,形成了醫保基金管理、醫療質量監管,以及健康指數監測、評估與績效管理等綜合監測與管理能力。
在數字化、智能化技術的賦能下,數字健共體實現了落地區域內“居民健康指標提升”“基層醫院診療能力提升”及“醫保支出下降”的“兩升一降”成效。以天津市基層數字健共體為例,管理患者糖化血紅蛋白合格率提升22.9%,血壓達標率提升19.9%,血脂達標率提升13.3%;2023年4月,健共體內基層醫療機構門診量同比增長23%,86%的簽約糖尿病患者回流基層;2023年1-6月簽約糖尿病患者醫保整體結余率超20%。
開放合作,為數智醫療創新技術、產品提供最佳應用平臺
數字健共體從技術創新和機制創新上著手,在醫療體系面臨的“三座大山”上打出了一條“隧道”,短時間內實現了業務規模高速成長。廖杰遠介紹,天津市基層數字健共體從2020年起步,經過三年半的運營,服務規模和營收水平已經達到大型三甲醫院規模。據悉,在創新機制和數智能力的加持下,天津數字健共體醫療服務效率得以顯著提升,已實現規模化盈利。
“要么改變,要么被改變。”廖杰遠表示,當前數字化和智能化趨勢將升級每一個行業,為各行各業破解頑疾、實現數智化提供了絕佳機遇。數字健共體作為新型醫療健康管護組織所取得的成效,充分體現出數字技術、人工智能技術在醫療健康領域的應用潛力。
作為鏈接患者、服務側、支付側及產業鏈上下游的醫療健康服務體系,數字健共體具備醫療健康AI技術創新所需的數據支撐、應用場景,以及商業轉化路徑,這為數智醫療技術創新提供了最佳的應用平臺。
當前,數字健共體已在能力、產品、運營上實現了標準化,具備成熟的復制條件,已在天津、山東、上海、浙江、江西五省(市)落地,并且在四川、海南、黑龍江等其它15個省份加速拓展。為此,微醫也推出了“數字健共體開放合作計劃”,面向產品技術合伙伴和區域合作伙伴開放、共享數字健共體標準化建設能力并在各醫保統籌區落地。
“健共體的建設既要‘引進來’,也要‘走出去’。”廖杰遠表示,期待更多醫療大模型、數字療法、AI醫學影像、數字醫械等產品技術領域的創新伙伴加入,共享數字健共體作為創新應用平臺帶來的數據資源、應用場景和商業轉化的紅利;同時,也期待更多具有區域運營優勢的合作伙伴加入,因地制宜共同建設數字健共體,幫助百萬基層醫療機構數智化升級,讓健康紅利惠及更多人。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