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夏天過后,無病三分虛”,酷熱的三伏天即將結束,入夜后氣溫雖有所下降,體感相對涼爽一些,但是白天依舊有很長一段時間會很炎熱,俗稱“秋老虎“,出伏后晝夜溫差開始增大,秋寒漸重,秋燥漸起,這個時候如果不注意保健養生,很容易被各種疾病盯上。臻牧提醒您,出伏后,做好”三防“、”三宜“,以應對季節的轉換。
出伏要做好哪“三防”呢?
1、寒濕侵邪,防陰暑
陰暑是由于氣溫忽冷忽熱,使得人體中氣內虛,暑熱和風寒都入侵體內,導致的身體疲倦、腹瀉、發熱等不適。從出伏到9月22日秋分之間的29天是夏秋交接時期,也是一年中氣溫波動較大的時候,很容易被陰暑入侵。早晚應根據溫度及時增減衣物。尤其是中老年人,早晚添置衣物,護好脖子、后背、腳部,這些血管較豐富的地方,使溫差對于身體的刺激小一點,心血管疾病風險也小一點。
2、氣候變換,防秋燥
出伏后,天氣沒有那么濕熱,逐漸干燥,中醫稱之為“秋燥”。秋燥會導致人體陰津耗傷且傷肺,使人感到口、鼻、皮膚干燥、大便干結、爛嘴角、鼻出血、咳嗽等一系列癥狀。特別是有慢性支氣管炎病史的老年人和兒童,氣道防御功能較差,加之花粉、螨蟲、霉菌等過敏原的猛增,很容易誘發哮喘。根據無行對應四季的說法,秋季屬金,對應身體的肺,所以秋季養肺最為關鍵,多吃一些潤肺的食物,例如百合、梨、羊奶等。
3、雨天回潮,防霉菌
出伏過后,雨水逐漸增多,空氣中的霉菌只要遇到適宜的條件,便會在媒介物上生菌。有些房間臥室一整個夏天都是開空調的狀態,三伏過后雨水增多,房間里就很容易滋生霉菌。人長期在帶有霉菌的房間里就會容易生病。出伏后,應及時查看房間各處有沒有霉菌的發生,并按時進行房間通風預防霉菌的產生。
出伏后宜做好這三件事情!
1、宜早睡,應秋候
出伏作息:宜早睡早起,緩解秋乏。三伏天后,從悶熱潮濕的夏天邁入秋風送爽的金秋時節。很多人在剛出伏的時候,會感到全身疲憊、無力,這是因為夏秋交替,天氣轉變,人體的陰陽盛衰也發生了轉變。若還是沿用夏季的晚睡,睡眠不足,秋乏會更容易出現。這個時候要根據大自然的轉變,調整作息時間,早睡早起,讓陽氣充足的在體內存留,這樣我們就不會出現乏困的情況。堅持晚上九十點入睡,以養“收“氣;早上六七點起床,以順應陽氣舒展,使肺氣得以舒展;并添加適宜的午休。
2、宜泡腳,養心肺
俗話說:“春天泡腳,有助于升陽固脫;夏日泡腳,祛濕祛暑;秋日泡腳,有助于潤肺潤腸;冬日泡腳,溫暖丹田。”出伏進入秋季,體內寒濕較多,在這個階段泡腳,可以驅散人體內的濕氣,緩解頭痛,倍感舒適。睡前熱水泡腳,除了消除一天的疲勞之外,還有助于促進睡眠。此外,可將艾葉、花椒、生姜等加入泡腳桶中,驅寒散寒,有利于秋冬健康。
3、宜食潤,潤秋燥
出伏飲食:溫陽護胃,健康出伏。清代劉承干在《嘉業堂叢書》中說:“養生之道,莫先于食。”養生的訣竅在于入口的食物,合理的飲食不僅可以調養精氣神,預防疾病,還有助于延年益壽。
出伏后,天氣干燥,飲食宜“潤“,多吃滋陰潤燥的食物,可以有效緩解人體疲倦,滋養身體。
羊奶溫而不燥,營養豐富,易被人體吸收,秋飲可潤肺。秋天常喝羊奶,可以應對秋季頻發的呼吸道感染、鼻炎等疾病。另外身體經過一整個夏天的辛辣生冷食物的刺激,腸胃受損嚴重,秋天正是修復腸胃的好時節。羊奶中含有特殊的EGF因子,能夠修復胃腸道受損黏膜,起到保護胃腸道的作用。
臻牧羊奶粉專為成人打造,甄選分子更小更好消化吸收的綿羊奶源,100%純綿羊乳, 0蔗糖添加,身體0負擔,很適合中老年人飲用。另外添加了30億進口活性益生菌,益生元,雙重呵護,每天一杯,可以有效的促進腸道有益菌的生長,維持腸道健康。
在即將迎來的出伏之際,記住以上幾個妙招,秋季少生病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