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的上市委會議公告顯示,將在6月8日,即2023年的第48次上市審核委員會審議會議中審核“廣州廣鋼氣體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廣鋼氣體”)的首發申請,廣鋼氣體也以較快的速度迎來了上會大考。
廣鋼氣體的主營業務在國內具有一定的稀缺性,作為電子大宗氣體綜合服務商,企業覆蓋了氮氣、氦氣、氧氣、氫氣、氬氣和二氧化碳等核心品種。
在電子大宗氣體中,特別是氦氣,我國正面臨著嚴重的卡脖子問題。氦氣是自然界所有元素中沸點最低的氣體,也是標準大氣壓下唯一不能硬化的物質,因其化學穩定性、良好的滲透能力、低溫液體狀態下的超導特性,使得氦氣廣泛應用作集成電路、低溫超導、光纖通信等電子半導體領域的冷卻氣、超導介質等,是不可或缺的關鍵基礎材料。
但是,氦氣資源主要分布在美國、卡塔爾等少數國家,而氦氣又無法通過人工制備獲得,我國氦氣產能僅占全球的約0.63%左右,國內工業用氦進口依存度高達95%以上,不僅如此,氦氣供應鏈也由少數外資氣體公司壟斷,國內相關行業庫存量往往不超過其1-2個月的使用量。因此,氦氣作為全球稀缺戰略資源,供應鏈的自主可控關系到國家工業安全。
這正是廣鋼氣體的企業稀缺性和核心競爭力所在。廣鋼氣體是國內首家直接掌握氦氣全球供應鏈的內資氣體公司,2021年的氦氣進口量占全國總進口量比例達到10.1%,是國內最大的內資氦氣供應商,并圍繞氦氣完整供應鏈形成了自主可控的技術能力,包括4K溫區超低溫的儲運、液氦冷箱的冷卻、氦氣循環回收提純等。
除了氦氣以外,廣鋼氣體在氮氣領域也有著深厚的壁壘。作為國務院“科改示范企業”及廣州市國資委重點混合所有制改革項目企業,廣鋼氣體憑借自主研發的核心技術以及多年的氣體生產運營經驗,形成了ppb級(純度等于或高于99.9999999%的氣體,雜質含量在10-9以內)的超高純電子大宗氣體的制備及穩定供應能力。其自主研發的“Super-N”系列超高純制氮裝置,可以穩定生產并持續供應ppb級超高純氮氣,能夠滿足集成電路制造對氣體供應能力的嚴苛要求,突破了外資氣體公司的技術壁壘。
2020年至2022年,廣鋼氣體的氮氣銷量快速擴大,2022年氮氣銷量為171.27萬噸,相較2020年的91.56萬噸,兩年內幾乎翻倍。從市場情況來看,2018年至2022年9月,在國內半導體顯示細分領域新建配套電子大宗氣站的項目中,廣鋼氣體中標產能占比達到23.9%,排名市場第二、內資企業第一,實力可見一斑。
2020-2022年,廣鋼氣體實現營業收入8.67億元、11.78億元、15.40億元,實現扣非歸母凈利潤2,199.47萬元、10,688.33萬元、22,210.69萬元,成長速度優秀。
持續性上,在電子大宗氣體領域,通常企業與客戶之間的合作年限很長。以現場制氣模式為例,合同期限一般在15年,可續期,這一模式會為企業帶來穩定的收入與現金流,以及抗周期能力。當下游客戶有新增產線時,才會出現新進入者的機會,而客戶在準入時對電子大宗氣體供應商的運營經驗又有較高限制,另一方面,對于下游半導體客戶的單個工廠/產線來說,現場制氣一般僅有一個電子大宗氣體供應商,由其提供全部六大類電子大宗氣體,氦氣進口依存度極高、且具備全球完整供應鏈的氣體公司較少,市場經常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多個方面將會使得電子大宗氣體行業往“強者恒強”的方向發展。
總體來看,廣鋼氣體如今已掌握了多項行業領先的核心技術,在電子大宗氣體行業逐漸打破了外資氣體公司在集成電路制造、半導體顯示等領域的壟斷格局,并占據了一定市場份額,報告期內業績取得了快速增長,其商業模式對企業持續性也提供了較穩定的保障。
隨著IPO的推進,廣鋼氣體的資本市場之路和后續的市場表現,都值得期待。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