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知名企業發布聲明
不法分子正在盜用公司名義進行詐騙
XX媒體記者獲悉,近期多家知名企業陸續發布“關于不法人員冒用我司名義進行詐騙的嚴正聲明”。
多家知名企業聲明截圖
從這些知名企業發布的官方聲明得知,“網絡詐騙”再出新套路。不法分子正在盜用知名企業信息,通過偽造公章、擬定虛假合同、違法開發以知名企業名字作為名稱的虛假APP等行為從事詐騙。相較于傳統的網絡詐騙,盜用知名企業名義(包括假冒或仿冒商標、名稱、標識、證照印鑒、文本、協議文件、網址、APP、工作人員及相關群組等)進行虛假宣傳,以門檻低、周期短、高回報、低風險等項目引誘群眾投入資金的新型網絡詐騙更具迷惑性和欺騙性。多名群眾致電企業核實情況或追討損失,給企業的信譽和正常經營帶來負面影響。
大家要提高警惕,遇到不明身份人員以知名企業或個人名義進行的涉及金錢交易等活動,請向官方渠道多做核實,注意甄別,防范網絡詐騙。
“刷單返利還包賠”?全是詐騙套路!
記者電話采訪了一家被不法分子盜用其企業信息的企業——世優(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世優科技”)。該企業負責人向記者詳解闡述了不法分子是如何盜用“世優科技”的名字進行網絡詐騙的,“一位來自廣西的女士通過撥打我們的官方客服電話詢問稱,不法分子以招募兼職配音人員錄制有聲書為由,在一些視頻軟件下方掛出“世優科技”APP,誘導受害者下載鏈接以供配音業務開展。該APP不僅顯示為“世優科技”,APP圖標更是顯示為世優科技官方LOGO ,在聊天中不法分子不僅稱自己為世優科技官方人員,還誘導其在“世優科技”APP中充值大額人民幣用于刷單返利等業務。”詢問人稱,“雖然‘世優科技’APP看起來非常逼真,但是當對方發送付款鏈接并要求付錢時,他頓生警惕,立即通過公司官方客服核實該人員的真實性,所幸暫未有經濟損失。”
詢問人提供相關截圖
另外一位已經遭受經濟損失的受害者則是被不法分子偽造的“包賠協議”所騙。
世優科技負責人向記者列舉了另一位受害者的受騙過程:一家自稱是給淘寶商家做數據的公司找到受害者,讓其在“世優科技”APP里給世優科技刷單,一單可以拿到很高的傭金,不法分子還偽造了包賠協議。
受害者提供的相關截圖
“我先在APP里充值了5000元,對方又讓我再充值20000元,我意識到自己可能被騙了。”
當受害者意識到自己可能遭受詐騙后,立即致電世優科技官方客服核實情況,世優科技負責人告知受害者,世優科技并未開發以“世優科技”為名的軟件和APP,更未開展“配音兼職”、“刷單返利”等業務。受害者立即向公安機關報警立案,世優科技也在接收到不法分子正在盜用其名義進行違法詐騙活動后的第一時間報警并發布了相關聲明。
世優科技官方聲明截圖
記者從世優科技發布的官方聲明中了解到,世優科技是一家致力于為政府、企業、品牌、明星、名人及每一個人打造元宇宙分身(數字人), 構建數字人元宇宙的數字人知名頭部企業。
記者調查得知,世優科技成立于2015年,主要業務是為企業提供從數字人虛擬形象制作、數字內容生產、小模型訓練等一站式解決方案,幫助企業迅速建立自有數字人服務體系。目前,世優科技已完成總金額近2億元的A++輪融資,上市公司捷成股份、天地在線等知名機構參與。世優科技已服務廣電媒體、品牌營銷、電商直播、教育文旅等各行業頭部客戶1000+,累計參與服務與制作數字人800+。參與服務與制作的知名數字人IP有海爾兄弟、腦白金“白老頭、金老太”、阿央、度曉曉、慕蘭Mulan等。隨著世優科技在數字人行業市場占有率地持續增長,不法分子盜用世優科技在行業里不斷提升的知名度和關注度進行網絡詐騙。
世優科技負責人在知曉此詐騙行為后迅速向公安機關報警,世優科技官方聲明表示:“我司嚴厲警告相關不法分子立即停止一切不法侵害行為,對上述冒用我司名義實施網絡詐騙的犯罪行為已將獲取到的相關證據進行保全并提交至公安機關,必將采取法律手段追責到底。在此,我司呼吁社會各界群眾一定要提高警惕,保護好個人信息及財產安全,謹防受騙。如遇類似事件,請第一時間聯系世優科技官方客服進行信息確認。”
如何甄別以盜用知名企業名義
進行的詐騙犯罪行為?
隨著電信、互聯網和科技手段的不斷發展,不法分子利用高科技手段和冒用知名公司名義進行網絡新型詐騙犯罪活動日益猖獗。詐騙案件呈高發趨勢,詐騙方式不斷翻新,詐騙行為越發隱蔽,直接損害人民群眾的財產安全。
如何甄別以公司名義進行詐騙的犯罪行為?可以采取以下幾個步驟:
確認與公司聯系的渠道是否真實可靠:如果在網站、郵件、社交媒體等渠道上收到公司名義的信息,應該先確認這些信息是否來自真實的公司官方渠道,可以通過查詢公司的官方網站、客服電話等信息來核實。
警惕不法分子的欺詐手段:不法分子利用冒用公司名義進行詐騙的手段多種多樣,常見的有假冒公司客服、虛構工作或優惠信息等。這些信息多半是虛假的,需要謹慎甄別。
注意信息的真實性和合法性:在收到公司名義的信息時,應該注意信息的真實性和合法性,尤其是涉及敏感信息的情況下。另外,應注意不輕易泄露個人或公司信息。
及時報告可疑情況:如果收到不法分子冒用公司名義進行騙局的嫌疑信息,應及時向相關的客戶服務部門或執法機構報告。及時處理可避免損失加大。
了解應付突發懸疑及相關法律法規:及時了解相關法律法規,對于突發情況及時尋求專業建議和可靠幫助。
以上是甄別以公司名義進行詐騙犯罪行為的一些常見手段和方法。
請謹慎對待不確定的信息 留意字符釣魚和偽造
提高自身安全意識和安全技能
!全民反詐,人人有責!
請下載“國家反詐中心”APP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