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下午,2023中關村國際技術交易大會開幕式暨全球技術交易生態伙伴大會在中關村展示交易中心順利開幕。作為中關村論壇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關村國際技術交易大會于2020年首次設立,旨在促進全球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交易,打造集高端前沿科技成果發布推介、供需對接、交流洽談和宣傳展示等為一體的國際技術交易綜合服務“第四方平臺”,持續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交易高地,構建全球技術交易生態網絡,打造“全球買、全球賣”的技術交易盛會。
2023中關村國際技術交易大會會議時間為5月26日-30日,為期5天,會期內開展了1+5+N活動模式,主題豐富,共開展了26場活動,包括開幕式暨全球技術交易生態伙伴大會、世界知名高校技術轉移發展大會、中關村論壇技術經理人大會,重點國別技術交易類活動,新技術新產品首發與推介類活動,大企業數字化轉型與生態合作伙伴供需對接類活動,以及國家科技計劃成果路演行動中關村專場等。
大會開幕式于5月27日下午舉辦,開幕式是在科學技術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指導下,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中關村發展集團共同主辦。由北京中關村科技服務有限公司、國際技術轉移協作網絡、中關村寬帶無線專網應用產業協會、北京大方誼彩展覽展示有限公司承辦。
科技部副部長吳朝暉為大會致辭,并發起倡議,他提出,拓展國際技術轉移轉化空間,打造全球科技產業創新網絡,強化國家技術轉移體系建設,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加快企業為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賦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中科院副院長張濤致辭表示,希望各方利用好中關村技術交易大會這一平臺,連接全球技術交易要素,為促進全球科技創新交流合作作出新的貢獻。也希望學習、借鑒更多的國外先進經驗,共同為推動全球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更多的貢獻。
中國科協書記處書記張桂華致辭表示,愿與國內外朋友一起促進國際科技交流的便利化、數字化、智能化,聚焦成果轉化和技術交易,共建共享“科創中國”品牌,讓更多的科技成果落地轉化,走向市場、創造效益,積極拓寬引才的載體和渠道,為海外人才來華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
北京市副市長于英杰致辭表示,希望充分用好“中關村國際技術交易大會”這個平臺,發揮好技術交易大會找技術、找需求、找人才、找資本的平臺作用,圍繞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的新趨勢、新方向,廣泛開展對話、加強交流合作,促成一批科技成果轉化,推動科技創新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
聯合國駐華協調員常啟德致辭表示,技術為我們所有人提供了巨大的機遇,技術使我們的世界變得更加美好、更加公平。但我們必須確保技術的進步是為了共同利益而設計和使用,確保不在這些新技術周圍和之間建立圍墻和隔閡,確保在技術開發和利用方面繼續進行國際協調和合作。我們還必須保證那些受這些技術影響最大的群體在技術使用方面有更大的發言權,保證繼續加強所有成員國參與這些重要政策考量的能力。
英國駐華貿易副使節杜濤視頻致辭表示,世界面臨許多的挑戰,包括疾病、貧窮、氣候變化等問題,需要通過國際合作,尤其是在創新領域的合作,這也非常符合中關村論壇的主旨。
韓國駐華大使館公使銜參贊李鎮守致辭表示,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我們需要探討人類前進的方向,并制定國際規范,以最大限度地避免錯誤的發生。在全球危機的時刻,技術合作對于人類社會非常重要,希望通過合作,人類社會可以共同分享我們所追求的未來。
國際技術轉移經理人聯盟(ATTP)主席、澳大利亞原子科技組織(ANSTO)創新與商業化主任蒂莫西·博伊爾通過視頻致辭表示,大會把技術轉移的專業人士聚集到一起,希望加強全球化的合作,為行業發展助力。
在開幕式主旨演講環節,科技部成果轉化與區域創新司司長周云帆介紹了我國的科技成果轉化進展,他表示,我國持續深化科技成果轉化體制機制改革,政策法規體系日趨完善,持續推動國家技術轉移體系建設,技術要素市場活力不斷提升,不斷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企業主導的產學研融合初步形成。下一步將在深化科技成果轉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強國家技術轉移體系建設、提升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轉化能力、推動企業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等四個方面發力。
他介紹了我國技術市場活力持續釋放,技術轉移和成果轉化規模顯著提升。數據顯示,全國技術合同從2018年的41.20萬項提高到2022年的77.3萬項,成交額從2018年的1.77萬億提高到4.78萬億,分別增長87.6%和170%。企業科技成果轉化主體地位更加突出,貢獻了全國93.7%的技術輸出和82.8%的技術吸納。
科技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產業應用,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也是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效能的關鍵。大會現場,科技部科技評估中心主任聶飚發布了《中國科技成果轉化年度報告2022》,以及我國首部《科技成果轉化工作指南》,并指出我國科技成果轉化呈現欣欣向榮的嶄新局面。據介紹,《中國科技成果轉化年度報告》已連續出版發布5年,將3600余家高校院所納入統計范圍,受到社會各界關注。數據顯示,以轉讓、許可、作價投資等多種方式轉化的科技成果呈明顯上升趨勢。報告期內,高校院所轉化合同總金額約為1582億元,同比增長約25%。
《科技成果轉化工作指南》的發布讓從業機構有了更大期待。《科技成果轉化工作指南》是一本兼具知識性、實操性的工具書,對科技成果轉化的全流程進行了全面系統介紹,涵蓋成果評估、知識產權運用、科技金融、轉化收益分配、轉化政策與主體、轉化方式與流程等內容,匯集了大量實踐案例,為科技管理部門和創新主體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提供了系統性、可操作性的指導和借鑒。
開幕式上還進行了兩項重磅簽約,中關村發展集團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簽署關于構建新型校企合作關系、共建未來產業科技園的《戰略合作協議》 ,北京國際大數據交易所和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科學數據專區建設運營合作簽約儀式。技術交易大會也展現了科技創新成果,發布了 《百項新技術新產品榜單》、《百項國際技術交易創新項目榜單》以及“十大最具影響力新技術新產品”、“十大國際技術創新轉移項目”。
國內外嘉賓專家在全球技術交易生態伙伴大會上共議科技最前沿,為科技成果轉化建言獻策、貢獻智慧。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