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大批的研究成果難以轉移到企業,有數據顯示,科技成果轉化率不到20%,產業化不到5%;而身處行業一線的企業往往很難及時了解到前沿技術革新。產學研用的現狀與產業轉型對自主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的迫切需求存在很大反差。
中南高科產服致力于搭建產學研服務體系,推進企業的產學研合作,陪伴企業持續成長。長期以來,我們與同濟人工智能研究院、南京林業大學等國內多個科研機構及高校合作,促進技術創新上、中、下游的對接與耦合,推動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和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人工智能領域技術不斷突破,改變著各個行業的生產方式。為了助力園區企業技術創新,中南高科產服攜手同濟人工智能(蘇州)研究院形成服務聯盟,為企業提供人工智能相關技術服務及產學研服務。
同濟人工智能(蘇州)研究院由同濟大學與蘇州高鐵新城共同成立,是國內最早從事人工智能與機器人方面研究的團隊之一。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工業機器人、自主無人移動機器人、無人駕駛、基于視覺的缺陷檢測、3D視覺抓取等,承擔過包括國家863、國家科技支撐、國家自然科學重點、上海市科技攻關重大項目在內的系列科研項目。
Tips:目前聯盟已在江蘇區域落地,有相關需求的企業可與所在城市的企業服務中心聯系。
工業互聯網技術和設備意義重大,能夠重塑傳統機器、設備、機組和網絡,反向推動產業鏈上下游、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中南高科產服與常州工業互聯網研究院合作成立工業互聯網技術服務聯盟,借助其在工業知識和經驗、ICT行業多年的實踐積累,幫助園區企業加速數字化轉型,提質降本增效,綠色發展。
常州工業互聯網研究院聚焦工業互聯網產業需求,設有工業信息化技術研究中心、工業互聯網應用與服務研究中心、產教融合實踐與推廣中心3個研究中心,致力于提升工業互聯網建設水平和社會服務能力。
Tips:目前聯盟已在江蘇區域落地,有相關需求的企業可與所在城市的企業服務中心聯系。
如何使中醫藥研究與社會需求熱點深度結合,推動中醫藥科研成果轉化并服務大眾?中南高科產服與仲景中醫藥產業研究院展開合作,共建中醫藥科技成果產業化基地,將重點在成果(技術)轉讓、技術開發等方面與園區相關企業開展產學研合作,提升園區企業原材料采購效率、促進科研成果的市場轉化。
仲景中醫藥產業研究院依托南陽中醫藥文化的深厚底蘊和產業資源,在健康大數據、大健康精準醫療、中醫藥產業等領域具有較強的科研能力及成果轉化能力。
Tips:目前聯盟已在西南區域落地,有相關需求的企業可與所在城市的企業服務中心聯系。
企業和高校,是一對在需求與技術上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的CP。中南高科產服致力于為校企合作暢通渠道,在人才培養、科技攻關、成果轉化及提升教育水平等方面不斷拓展合作空間。
截止目前,中南高科產服已陸續與南京林業大學、江蘇理工學院、沈陽工程學院、燕京理工學院和重慶能源職業學院等多所院校簽訂戰略合作,為園區企業提供多元化產學研服務支撐。
攜手南京林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江蘇理工學院,為園區企業提供大學生實習實訓服務,以及其他產學研服務;
攜手沈陽工程學院,通過開展技術服務、技術咨詢及輸送高素質畢業生等方式,積極為園區企業提供優質資源和服務;
攜手燕京理工學院、滄州師范學院建立大學生實習就業基地,圍繞科研與產業化、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應用型人才培養等內容,服務園區企業;
攜手陜西能源職業技術學院、重慶能源職業學院、綿陽職業技術學院等院校,設立人才培養基地和實踐教學基地,在人才培養方案制定、雙師教師培養、實習就業、技術服務、技術培訓等方面,積極滿足園區企業需求。
三大發力點
雙向賦能 共享“科研福利”
企業越早布局產學研,越早享受到機會紅利。產學研合作不僅能讓企業與科研院校的技術優勢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還能助力企業找準技術發力點,形成品牌優勢;另外,企業能申報更多的產業政策項目,立項通過率也更高。
八大模式
多樣化模式 滿足企業不同需求
中南高科產服積極搭建產學研服務體系,針對園區企業的不同特點和多樣化需求,在多種產學研合作模式上進行探索,包括成果(技術)轉讓、技術開發、人才培養、共建實體、校企聯盟、戰略聯盟、科技資源共享、公共服務平臺八大模式,滿足企業不同需求。
管家式服務
做企業身邊的成長顧問
中南高科產服布局全國80+城市的企業服務中心和服務團隊,能夠上門與企業面對面溝通需求,提供1對1診斷咨詢,并根據企業實際情況定制產學研合作方案。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