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行一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行善即積德。在互聯網時代,人們動動手指就能行善,這是時代的進步,更是公益慈善事業持續推進取得的重要成果。首創互聯網大病眾籌模式的輕松籌,秉持至善初心,搭建愛心橋梁,積微善鑄大愛溫暖大病困難群體,為全體人民邁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作出了積極貢獻。
在輕松籌成立7周年之際,宣布了未來發展的三大核心:敬畏監管、科技內驅、用戶至上。7年來,輕松籌始終堅持至善初心,不僅以不收取任何手續費的方式,幫助大病困難家庭籌集救助基金;還利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通過智能在線客服實現24小時急速響應,提升救急效率,高效幫助大病困難家庭及個人度過至暗時刻。
日前,一名21歲的大學生因電動車電池爆炸,遭遇全身多處燒傷90%IIº—IIIº、吸入性損傷、燒傷創面膿毒癥等。醫生預估至少需要120-150萬元以上的費用醫治。為了不耽誤孩子的救治,該患者的父母花光家中所有積蓄、向親友借款,但仍杯水車薪。所幸,他們通過朋友得知輕松籌,在平臺上為孩子發起籌款,目前已經籌齊所需金額,讓孩子沒有錯過治療的最佳時機。該患者的父母在感謝信中表示:“有賴于各位(捐款人)的愛心和無私轉發,才讓我兒有活下去的希望。也很感謝輕松籌這個平臺,提供了能讓大家幫助我們的渠道。我們也會將各位的愛心傳遞下去,盡可能去幫助有需要的人!”
作為國內領先的互聯網眾籌平臺,輕松籌正持續踐行讓每個家庭都擁有應對疾病的勇氣和力量這一使命,以互聯網科技的力量為第三次分配提供助力,促進共同富裕的實現。此前,輕松籌發布服務升級公告,指出:“為更好地服務公益慈善事業發展,為大家提供更合規、更高效的籌款服務,輕松籌將繼續為有真實需要的大病家庭提供免費籌款服務,并本著對捐款人負責的態度,堅持逐一審核,逐步引導和升級為以基金會為主導的公益募捐。”
民政部指出,慈善事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施第三次分配、促進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徑。諸如輕松籌這類互聯網大病籌款平臺搭建起的愛心公益橋梁,將困難家庭及個人與社會愛心人士連接起來。當越來越多的人通過輕松籌加入到社會慈善隊伍當中,第三次分配的作用得到有效發揮,更多大病家庭得以重新走回生活軌道,“共同富裕”美好社會的建設進程也將實現快速邁進。
每一份善心都不應被辜負。輕松籌自創立以來,始終秉持“只為用戶而生”理念,持續完善平臺操作流程,以0手續費、審核快、提現快等優勢,贏得了眾多大病家庭的信賴與支持,為公益慈善事業發展再添新鮮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