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杉杉股份在面臨諸多挑戰的情況下,依然交出一份亮麗答卷。公司高度重視創新研發,始終把技術創新作為企業提高核心競爭力的重要舉措,通過構筑堅實技術產能雙壁壘,著力深挖企業永續發展護城河,為經營業績保持持續高速增長奠定基礎。
如果說營業收入、凈利潤等指標體現的是企業的盈利能力,那么研發投入則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公司的戰略規劃,以及公司未來在市場中的核心競爭力。可以說,企業的研發投入、研發創新水平對企業的發展潛力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杉杉股份高度重視創新研發,始終把技術創新作為企業提高核心競爭力的重要舉措。2022年,杉杉股份研發費用為9.53億元,同比增長33.11%。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在韓國、中國、日本、美國等全球多個國家已申請1000余項LCD偏光片相關專利,已授權專利992項,包括發明專利939項;而負極材料已有授權專利211項,其中國際專利2項,國內發明專利170項。
憑借強勁的研發投入,杉杉股份產品競爭力進一步提升。其中,偏光片業務持續夯實大尺寸產品在高端和超大尺寸領域的領先優勢同時,全面加強高端中小型產品的開發力度。目前公司車載用偏光片已完成技術和專利儲備,正在加快推進產品開發。OLED手機用偏光片已通過客戶認證,產品需求逐步放量;OLED電視用偏光片、VR顯示端用偏光片等產品已完成自主開發,處于客戶認證階段,逐漸實現了從LCD偏光片到 LCD+OLED偏光片的突破和跨越。
而在負極材料方面,杉杉股份自主開發的高能量密度低膨脹、液相快充包覆、硅負極前驅體合成等多項技術位居行業前列,同時,硅基負極、硬碳負極、石墨化、原材料等產品技術不斷取得突破,部分產品已實現銷售。2019年以來,杉杉負極技術躋身國家隊,入選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
在技術層面打造護城河外,杉杉股份還加碼產能布局。公司全力推進一體化產線的戰略布局,截至2022年底,公司已經完成約70萬噸負極材料的產能布局,其中已投產成品產能約20萬噸,并規劃了四川眉山20萬噸、云南安寧30萬噸一體化基地,總體產能規模領先。
同時,公司還規劃了浙江寧波4萬噸硅基負極一體化基地項目,項目覆蓋原料加工、反應合成、中間品加工、表面改性到成品加工等完整工序,將有利于公司形成硅基負極材料一體化產能規模優勢。
此外,杉杉股份有序推進偏光片產線建設。杉金廣州其中1條新增產線已實現量產并處于產能爬坡階段,另1條新增產線已實現試生產并處于產線認證階段;張家港產線已完成廠房建設,其中1條新增產線已實現試生產,下一步將積極推進產線認證;四川綿陽產線正在按計劃有序推進建設中。
整體來看,杉杉股份作為行業龍頭企業,正不斷鞏固企業競爭優勢,構筑堅實技術產能雙壁壘,著力深挖企業永續發展護城河。分析人士指出,杉杉股份偏光片與負極材料業務雙輪驅動,工藝技術領先,原材料自主可控,伴隨偏光片與負極材料產能的不斷釋放,公司經營業績有望保持持續高速增長,龍頭競爭優勢有望進一步顯現。
雙主業戰略效果顯現
杉杉股份原主業為鋰電池材料,主要產品包括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光伏等。為促進公司可持續發展,公司正逐步剝離正極材料、光伏、充電樁等非核心業務,集中資源發展負極材料業務。同時公司于2021年完成對LG化學LCD偏光片業務的收購,正式開啟“負極材料+偏光片”的雙主業發展戰略。
受益于負極材料、偏光片雙主業的協同發展,杉杉股份的經營業績也實現穩健增長。2022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17.02億元,同比增長4.8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23.29億元,同比增長23.53%。
關于凈利潤大幅增長,杉杉股份表示,公司負極材料業務下游新能源汽車及儲能市場繼續呈現蓬勃發展態勢,市場需求持續擴大,疊加公司包頭二期新產能順利釋放、客戶合作持續深化,實現出貨量同比大幅增長。同時,公司偏光片業務通過加強新產品開發、優化產品結構、深化客戶合作等積極舉措應對行業需求下滑,偏光片業務銷量同比有所增長。
行業周知,在國際政治局勢多變、全球通貨膨脹等外部環境的影響下,2022年全球經濟處于弱增長周期,消費電子產業整體需求疲弱,偏光片產業亦受到一定影響,根據Omdia數據預測,2022年全球偏光片市場需求約為5.52億平方米,同比下降 8.1%。
而面對階段性的市場需求下滑,杉杉股份通過持續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加強高附加值產品的開發能力,鞏固大尺寸優勢的同時開拓中小尺寸市場,并進一步提升運營效率,實現了業務的穩健發展。
具體來看,2022年其偏光片出貨量為12685.51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1.94%,而該業務實現營業收入103.3億元,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3.94億元,營收凈利均實現穩健增長。
而在偏光片業務穩健增長的基礎上,杉杉股份也加快負極材料業務的布局。2022年,杉杉股份負極材料實現主營業務收入80.58億元,同比增長94.63%;實現凈利潤9.2億元,同比增長53.25%;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13億元,同比增長54.95%,成為增速最快的業務板塊。
在過去的幾年,得益于公司長期的研發投入以及對產能建設的超前布局,杉杉股份在產業經營層面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其核心產品負極材料在新能源汽車、儲能等行業頭部客戶快速上量,帶動經營業績高速增長,已成為公司第二增長曲線。
兩大主業前景廣闊
目前來看,杉杉股份第一大收入來源于偏光片業務。公司作為全球偏光片龍頭,已有20多年的技術研發積淀,具備滿足下游眾多應用領域的生產能力和1000余項技術專利申請,通過超大尺寸、超薄化、高對比度、廣視角等差異化技術領先市場,在技術研發、產能規模、超寬幅產線、客戶結構等方面均具有全球核心競爭力。
近年來,電視大尺寸化發展趨勢明顯,疊加車載顯示、穿戴式顯示、萬物互聯等新顯示應用場景的不斷推出和發展,從中長期來看,在大型化、高端化、新應用等拉動下,全球偏光片需求面積將穩定增長,其中大尺寸偏光片需求增速明顯,根據Omdia數據預測,2022-2026年,全球65英寸及以上偏光片需求面積的年復合增長率為15%左右。
同時,隨著全球顯示面板產業不斷向中國大陸轉移,中國大陸面板產能逐年提高,對上游偏光片等原材料的國產替代需求也在持續提升。CINNO Research預計未來中國大陸地區偏光片配套需求在6億平方米以上,且高世代面板產線的投資建設將加速帶動大尺寸偏光片需求增長。
而在國產替代的背景下,杉杉股份作為全球偏光片龍頭企業,其產品銷量也快速增長,從2021年的1.1億平方米提升至2022年1.27億平方米。銷量增加也帶動市占率提升,根據矢野經濟研究所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公司偏光片市場份額從2021年的25%大幅增長至 2022年的29%,市場競爭力進一步提升。
另外,杉杉股份作為國內第一家從事鋰離子電池人造石墨負極材料研發、生產企業,目前在技術、客戶、產能規模、產業鏈等方面具備領先優勢,擁有包括材料造粒、表面改性、球化、熱處理等自主核心知識產權,并在高精尖產品研發、石墨化技術、原料開發及評價技術、工藝設備的開發等方面處于行業領先地位。
在下游新能源汽車和儲能需求的帶動下,鋰電池材料市場需求強勁增長,根據鑫欏資訊數據,2022年全球負極材料產量146.8萬噸,同比增長67.3%,2022年全球電解液產量102萬噸,同比增長近80.7%。
而杉杉股份快充負極產品憑借優異的性能在下游應用份額保持領先并持續提升,公司與全球頭部電池企業的合作進一步深化,對主要優質客戶的銷售大幅增長,公司前十大客戶銷售額占比進一步提升,同時公司憑借硅基負極產品實現海外高端客戶的突破,海外客戶認可度不斷提升。
總體而言,在政策與市場的雙重推動下,偏光片、負極材料需求持續旺盛,而杉杉股份作為兩大細分領域的龍頭企業,實現雙主業并行發展,有望獲藍海市場紅利。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