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樹人學院樹蘭國際醫學院院長鄭樹森走進學校通識選修課堂,為同學們開講“器官移植”第一課。
該課程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鄭樹森、李蘭娟、陳肇隆,香港大學外科學系教授萬鈞,樹蘭醫院器官移植團隊等專家學者講授“器官移植”相關內容,可謂是該校教學陣容最“強大”的通識選修課。
“用最好的年華與技術挽救患者”
“器官移植是人類醫學發展的里程碑!”鄭院士以“器官移植:過去、現在與未來”為主題,從器官移植的歷史、突破、肝移植等方面娓娓道來。作為器官移植領域的開拓者和領軍者,鄭院士業務理論扎實、經驗儲備豐富、語言通俗幽默,他通過深入淺出的講解、清晰的手術視頻、詳細的數據,引用大量自身行醫和真實感人的病例,使同學們聽得專心致志、興趣盎然,深刻認識到人體器官捐獻的意義,課堂氣氛熱烈、掌聲不斷。
“用我最好的年華,最好的技術去挽救患者。”鄭院士與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成長史和團隊的創新成果,并激勵樹人學子成為臨床、教學和科研“三位?體”協同發展的國家棟梁之才。鄭院士表示,自己從業從教50余年,將繼續與國家同呼吸,與時代共發展,做好自己作為“住院”醫師的每一例器官移植手術。
“醫學課、人生教育課、思政課”
“我相信,鄭院士今天的這堂課,不僅是醫學課,也是人生教育課,更是一堂生動的思政課。”浙江樹人學院校長李魯回憶起自己作為鄭院士學生的時光,闡述了器官捐獻與移植的意義,并寄語在座的樹人學子通過這堂課感悟人生、醫學的意義,定好人生坐標,醫學生們能夠成為像鄭院士一樣優秀的白衣天使。
雙“樹”成林 碩果累累
據悉,該課程面向學校所有本科生,并不局限于醫學院的專業學生,本次報名上課的近200位同學覆蓋生物工程、應用化學、數字媒體技術等多個專業。課程希望通過引導學生改進和加深對器官捐獻與移植的認識,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健康意識和使命擔當,促進多學科交叉交融,為構建浙江樹人學院“新醫科”人才培養體系打下堅實的基礎。
浙江樹人學院樹蘭國際醫學院由樹蘭醫療集團與浙江樹人學院共建共辦,致力于培養具有國際化視野的醫學精英人才,雙方在科研工作以及教學改革等方面相互支持,學院在本科生階段就實施導師制。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