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東軟智能醫療科技研究院正式發布基于醫學影像分割大模型的飛標醫學影像標注平臺4.0版,同時飛標醫學影像標注公共云服務平臺也做了同步升級。飛標4.0版借助醫學影像分割大模型MISM(Medical Image Segmentation Model)賦予的能力,具有更高效、更精準、更智能、可擴展等特點,使醫學影像標注的效率和質量再上新臺階,推動醫學影像標注跨入新時代。
飛標平臺是一款基于Web的支持多人、多團隊協同工作的醫學影像標注平臺,提供基于web的高級三維可視化技術,具有自動、半自動、手工標注以及算法預標注等多種模式,支持二維、三維視圖標注,支持私有云、公有云、SaaS多租戶等多種應用模式。飛標平臺自2021年推出以來,得到用戶的廣泛認可和好評,目前基于飛標平臺標注的醫學影像數據已達2000多萬張。
腹腔器官標注
醫學影像具有特殊性和復雜性,不同于日常的二維圖像,醫學影像都是三維數據,目標對象的邊緣時常不夠清晰,分割難度大,專業性強。基于這些特點,東軟智能醫療科技研究院通過深入研究在醫學影像領域預訓練大模型技術,通過“預訓練大模型+下游任務微調”的方式,有效地從大量標記和未標記的數據中捕獲知識,擴展模型的泛化能力,解決了模型碎片化問題,為人工智能+醫療提供了嶄新的技術路線,為突破現有算法性能的瓶頸提供了無限可能。同時,結合了東軟自身積累的多種多樣的帶有標注數據的大量數據集,對預訓練大模型進行二次訓練,并針對醫學影像的三維特點進行優化,推出了醫學影像分割大模型MISM,進一步提高了醫學影像標注的質量和效率。
醫學影像分割大模型MISM
飛標平臺借助醫學影像分割大模型MISM進行了全新升級,4.0版實現了通過一個點、一個邊界框,一鍵分割出病灶或解剖結構的功能,能夠更精準的連續逐層標注。此外,飛標4.0版支持集成第三方的預標注算法,使飛標平臺具有了功能可擴展的開放性。
胸腔血管三維可視化
1、提供像素級精準標注,提升精準性——提供基于像素級的標注工具,標注精度可達到1像素。還可對疑似病灶進行自動預標注,減少漏標、誤標情況。
2、提供高效自動化工具,提高標注效率——結合影像組學算法、人工智能模型,集成了大量的自動、半自動標注工具,通過影像自身特征和智能模型雙重計算,快速識別標注內容和邊界,從而大幅提高效率。
3、智能化工具,加速全流程——通過大量智能化、自動化工具加快醫學標注工作全流程的整體效率,包括影像預標注、標注工具智能化、標注結果自動優化。
4、自動標注+人工審核,加速高質量標注數據集落地——自動勾畫、半自動勾畫、手工勾畫相結合,實現自動檢測病灶、自動分割病灶、結合人工介入的審核優化構建,高質量標注數據集,加速醫療影像智能模型落地應用。
5、高級可視化,提高標注效率和準確率——通過大量的基于web的三維可視化技術,讓使用者從二維標注擴展到全面了解病變情況的三維環境,并提供基于三維立體交互式分割技術,讓標注更智能。
東軟智能醫療科技研究院是東軟集團成立的以智慧醫療產業重大問題為導向、以人工智能技術突破為核心、以開放共享和領域交叉為特色的“產學研醫用”協同創新平臺。自2018年至今,東軟智能醫療科技研究院已推出多個共性技術平臺產品并應用于國內40多家醫療機構,與20多家醫療機構建立了醫工協同創新合作,與國內多家知名大型三甲綜合醫院共同承擔國家重大戰略科技任務,并與產業合作伙伴一起進行成果轉化。
未來,東軟將繼續通過醫學與科技的融合,開展臨床實踐的數字化、臨床方法的工程化與平臺化,用數字化技術支持新臨床方法的探索與研究,為個性化、精準、高效的醫療服務,醫院的學科發展、醫學創新、卓越運行,以及醫療體系改革提供創新的方法,服務于人類健康與醫療事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