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互聯網科技的快速發展,各行各業也在加速轉型升級,為社會發展提供了強大助力。慈善事業作為一項崇高而神圣的社會公益事業,在互聯網時代同樣散發出了新的活力。輕松籌作為一家以大病眾籌起家的互聯網科技公司,自創立以來一直深耕健康保障領域,為社會上的困難群體搭建安全、有效、快速的大病眾籌救助平臺,以0手續費、籌款快等特點,贏得了3000萬家庭的信賴與支持。
眾所周知,在互聯網科技力量的推動下,大病眾籌平臺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來,大多數平臺都是收取一定的手續費,以維持平臺運轉。那么,輕松籌平臺不收取手續費又該如何生存呢?事實上,輕松籌從2017年5月份起,大病籌款就一分錢手續費都沒有了。輕松籌之所以推出“0手續費”,目的是依靠其超過6億用戶基數和社交屬性,通過提供增值服務快速擴大其品牌在市場中的認可度,引導用戶對互聯網公益的認知,由感性轉向理性,從而深度凈化互聯網公益行業,促進行業持續健康向前發展。這與前面所說的那些公益平臺的“0元手續費戰略”在本質上有很大的不同。雖然這樣并不能說明公益市場是適合“0手續費”發展的,但我們從輕松籌的舉措中可以看到行業領袖一直在為此做著努力。
對于輕松籌來說,公益項目既是彰顯自身責任的重要體現,也是帶來巨大流量的密碼,為其打造成熟的社交網絡奠定了基礎。在此基礎上,輕松籌可以謀劃開展其他業務,獲得公益之外的營收。輕松籌的個人求助業務不僅手續費全免,且貧困項目還會通過平臺給予額外1000元的補貼。盡管這樣做無法攤平成本,但是對待善良,輕松籌選擇把所有的成本承擔下來。也有不了解輕松籌的運行機制的用戶,誤以為籌款和提現會有一定的與平臺綁定的限制條件。而事實上輕松籌平臺,既沒有提款金額限制,也可以隨時提現。
如果說輕松籌推出大病求助“0手續費”是為了反饋用戶,那么輕松籌的所開辟的其他業務便是為“0手續費”買單。這是輕松籌理性發展的一個表現,也是資金實力的證明。事實上,為了應對公益項目零利潤時代的到來,輕松籌內部早就在開始做準備,輕松籌聯合創始人于亮表示,輕松籌一直以來都在研發其他新產品、新業務,挖掘用戶的潛在需求,并在布局電商、保險、健康等領域,輕松籌計劃通過這些增值服務為公司造血,反哺公益。
此外,輕松籌還與地方與各級媒體合作,共同成立“大病救助快速通道”,實現在精準救助上的再突破,借助平臺和媒體的影響力,幫助更多“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大病患者和家庭走出困境。同時,輕松籌還與各級醫院展開積極合作,啟動“大病救助服務站”項目,第一時間協助簽約醫院為大病患者發起籌款,對其中滿足建檔立卡的貧困戶、滿足特定條件的大病及罕見病患者,輕松集團攜手北京微愛公益基金會對其進行直接撥款救助。
2020年,扶貧辦社會扶貧司開展了志愿者扶貧案例研究項目。“輕松籌微愛互助站”項目入選扶貧辦“2020年志愿者扶貧案例50佳”。輕松籌微愛互助站為因病致貧的人完成脫貧注入一劑強心劑,展現了大企業的社會擔當。成立于2018年7月的“輕松籌微愛互助站”發展至今,已與懷化市20余家醫院合作建立了大病救助站,累計幫助5328名大病患者籌集善款1.079億元,開展慰問活動122場,參與志愿者1300人次,志愿服務時長2478小時,發放慰問物資57255份,價值538.5127萬元。
公益事業的初衷是維護社會形象,絕不能以利益來衡量。輕松籌從上線以來,一直秉持長期主義價值,不斷拓展業務邊界,以其他業務收益反哺大病眾籌平臺,獲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