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國際雙循環政策背景下,越來越多中國企業選擇積極參與海外市場競爭,加快走出去的步伐。一些優秀企業正在競爭激烈的國際化快車道實現趕超,伊利正是其中之一。
根據荷蘭合作銀行發布的2022全球乳業20強榜單顯示,伊利連續第3年穩居“全球乳業五強”,不僅是五強中唯一中國乳企,更以31.7%的增速成為全球乳業20強中增長最快的企業。
“伊利的未來必然是一家全球化的企業。”這是伊利集團董事長潘剛眼中伊利未來的發展方向。伊利在掌舵人潘剛的帶領下,率行業之先制定了清晰的目標和戰略。早在2006年,潘剛就把國際化視為伊利企業發展的重要戰略,制定并啟動五年三步走計劃,正式開啟了國際化征程。
潘剛在接受哈佛大學商學院訪談時,對伊利國際化進行了解讀:“我們的國際化戰略叫全球織網,通過在美國聚集全球頂尖智慧資源,主導實施中美食品智慧谷,在新西蘭建設全球最大的一體化乳業生產基地,在歐洲建設伊利歐洲研發中心等一系列舉措,伊利搭建了覆蓋亞洲、歐洲、大洋洲和美洲的全球資源體系、全球創新體系和全球市場體系。”
著眼全球最優資源,伊利在亞洲、歐洲、大洋洲、美洲進行了廣泛布局。一方面,伊利建設自有奶源生產基地,在新西蘭運營大洋洲乳業、威士蘭乳業。同時,伊利還與荷蘭、丹麥、烏拉圭等地奶源供應商建立戰略合作。目前,伊利已在全球建成75個生產基地,全球合作伙伴總計2000多家。
通過匯聚全球創新智慧,伊利著力打造“全球智慧鏈”。目前,伊利已在全球建設15個創新中心。在歐洲,伊利聯手荷蘭瓦赫寧根大學建立伊利歐洲創新中心;在大洋洲,伊利與新西蘭林肯大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成立大洋洲創新中心;在亞洲,伊利東南亞創新中心、日本創新中心正在建設之中。
“全球織網”戰略驅動下,伊利將加快布局全球優質原料產地、整合創新研發資源、開拓新興消費市場,實現全球運營體系的高效協同,推動經營業績實現持續穩健增長。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