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濟南恒譽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ST恒譽,證券代碼:688309)發布業績報告。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65億元,同比增長95.4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462.75萬元,成功扭虧為盈較去年增長24109.30萬元。兩項財務指標的顯著進步讓*ST恒譽成功達到了摘帽的標準,公司已于3月29日向上交所申請撤銷退市風險警告。公司是中國首家專業從事廢輪胎、廢塑料裂解油化、油品蒸餾及炭黑深加工技術研發及設備制造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公司經過二十多年的不斷研發創新和發展,現已成為全國乃至全球范圍內廢輪胎、廢塑料循環利用的行業領軍企業。
新增訂單增長與結算回款進度超市場預期
年報顯示,2022年度公司營收的大幅增加主要為報告期初的訂單金額同比提高,這主要得益于公司積極開拓新市場,走出山東走出國門的市場策略,持續加大了公司的市場宣傳力度,增加公司在行業內的影響力。2022年12月,公司獲得歐洲某客戶3.48億元人民幣的產品銷售合同,標的物為16萬噸/年工業連續化廢輪胎和廢塑料裂解生產線,是公司成立以來最大的訂單。
自去年以來,公司積極拓展營銷思路,擴大銷售服務能力,嘗試服務范圍的擴大,崇尚“銷售是客戶的代表”的理念,深度了解客戶的真實需求和市場趨勢,逐步踐行向整體技術方案和技術裝備總承包商的轉變,訂單規模進一步得到提升。2022年度公司營銷費用951.63萬元,同比增長69.24%,在報告期簽署新合同11單,報告期內新簽訂單數量及金額較去年同期有大幅提升。
同時,公司營業收入質量顯著提高。公司2022年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達1.2億元,去年同期現金流為負575.7萬元,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報告期內的項目回款良好。年報顯示公司報告期內的應收票據與應收賬款分別降低34.07%與32.93%。回款為公司補充了充裕的現金流,這將為日后公司日常經營與發展帶來利好,在經營活動產生現金流為正且強勁時,給了公司繼續拓展新客戶、新業務和投入研發新技術的可能性。
公司業績的強勢回彈與摘帽成功展現出公司將重回高質量發展道路的良好勢頭。在摘帽后,公司將能夠更好地在市場上利用股票定增、發行債券等融資手段加快搶占歐洲和海外市場。歐盟近年來大力推行各類限塑、限碳法案,廢塑料化學回收產業在歐洲高速增長,環保裝備在海外市場需求日漸強勁。摘帽成功后,市場將重塑恒譽環保的知名度,為公司作為在國際市場具備領先地位的環保裂變設備公司上繼續加大出海的腳步提供更多地資金支持。
環保產業進入高速發展階段
自《“十四五”工業綠色發展規劃》出臺以來,綠色環保產業持續蓬勃發展,產業值達11萬億元。根據工信部、科技部、生態環境部聯合發布的《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5年)》,環保裝備制造業產值在2025年應達1.3萬億元,公司深耕環保工業20年,力爭成為這一領域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同時,“黨的二十大”對于生態文明建設、雙碳的提及力度進一步加強,預期十四五期間將迎來更多的“雙碳”政策,ST恒譽所在的環保產業將成為第一批受益者。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推進生態優化、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同時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了《新時代的中國綠色發展》白皮書,以上政策環境將有助于符合安全、環保要求的高效低耗連續化裂解設備成為市場主流。公司生產的工業連續化污油泥裂解生產線技術已可達到農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標準》(GB4284-2018)A級的要求,在安全、環保、連續穩定運行的前提下,實現了對污油泥的減量化、無害化處理及資源化利用。
恒譽環保在固廢危廢資源化領域,通過熱解技術通過熱解技術處理廢輪胎每噸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1噸,通過熱解技術實現廢塑料化學循環,每噸可減少2.3噸二氧化碳排放(當量);與焚燒廢塑料回收能量相比廢塑料熱裂解技術能減少50%的二氧化碳排放,助力國家“雙碳目標”的實現。
同時,利用裂解處理技術的良好復制性,以及裂解技術在有機固廢、危廢處理領域體現出的優異技術性能,裂解技術及裂解裝備未來有望在更多的領域實現工業化、規模化應用。公司積極拓展熱解技術應用領域,持續擴大新技術的研發投入,通過參加行業的各種高新論壇與實地調研,時刻關注新的機遇,研究相關如玻璃鋼、光伏等所形成的新的固廢處理需求的發展周期并進行提早布局,并推進產業化實施,提高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投研力度加大鞏固技術領先地位
公司在報告期內加大研發力度,研發費用同比增加48.5%達12,246.81萬元。公司在報告期內新增授權國內發明專利4項,實用新型2項,國際專利14項。公司在近年來國家倡導綠色低碳轉型的背景及雙碳政策的引領下,加大加快在新環保裝備制造的研發,務求助力國家達成碳達峰與碳中和的目標。
公司研發成果顯著,自主研發的工業連續化有機廢棄物熱解技術及裝備涵蓋廢輪胎、廢塑料、污油泥等廢棄物。處理全過程在密閉的設備管道內完成,避免了粉塵、VOCs泄漏問題,不產生二次污染,供熱溫度低,熱傳導效率高,可燃氣產生量均勻穩定,可作為物料熱解所需燃料;同時采用煙氣余熱循環利用技術,能耗低,實現能量二次利用,減少碳排放,節能減排效果顯著。(CIS)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