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發布了“2020-2021年度全國企業文化優秀成果”獲獎名單。伊利股份憑借“以堅守品質信條為核心的特色品質文化建設”案例,榮獲全國企業文化優秀成果特等獎。
一般企業的文化體系,由愿景、使命、價值觀以及經營管理理念體系構成,然而,伊利股份卻在愿景之上赫然增加了“伊利即品質”的企業信條,企業全員視品質如生命。“真正的‘伊利即品質’意味著我們必須始終將消費者放在首位,努力為消費者提供最優質的產品和服務,將伊利打造成行業最高品質和最好服務的代名詞。”伊利集團董事長潘剛在2017年伊利領導力峰會上如是闡釋。
伊利股份認為,隨著消費升級,中國經濟已經進入品質時代。企業單單管好產品的質量遠遠不夠,還需要從價值創造的角度去洞察消費者所需。身處后工業消費時代,作為不斷自我提升的品質消費主體,其消費訴求無疑已從過去更關注“量”轉向更關注“質”,因此“質量”一詞也正在由“品質”替代。
思想率先破冰,行動才能突圍。潘剛的另一段講話,讓人可以對伊利股份的品質信條有更深遠的理解。在潘剛看來,對品質內涵要拓展,從供應商、原材料端、奶源端到研發端、生產端、銷售端的整個鏈條都聚焦到“怎么樣為消費者提供好的品質”上來。也正因這次品質內涵的調整,伊利人的觀念又有了一次新的轉變,從“做好才行”的質量思維轉變成了“做到讓消費者覺得好才行”的品質思維,站在消費者角度來評價產品,滿足甚至超越消費者的一些潛在需求。這種引領乳業生態的品質認知,已經由企業擴展到社會各鏈條。
無論從對質量的追求,還是對員工的要求上,伊利都可謂抓準了“人”這個核心,聚焦作為消費主體的人,并關注作為生產主體的人。“伊利即品質”也積極引導員工塑造良好的品格,養成良好的習慣。對于伊利的企業文化,潘剛這樣理解:“一個企業就像是一個人,企業文化就是一個人的基因,企業所處的行業、發展階段和性質不一樣,他們的基因就不一樣,企業文化也不一樣。”
品質時代的大幕開啟,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呼喚并要求企業高質量發展。此次伊利榮獲“全國企業文化優秀成果特等獎”,不僅體現了各界對伊利品質文化的高度肯定,也為乳業文化建設提供了可供參考的樣本。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